[泛閩] 苍南渔鼓《麒麟袍》

麒麟袍1
麒麟袍2
苍南渔鼓
苍南渔鼓  
      又称"嘭鼓咚"、“梆鼓”,用浙南闽语(闽南语的一种方言)说唱。流行于苍南、洞头两县讲闽南话的地区。据考证系闽南的"俚歌"演变而成。《平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闽南人三次大迁移来平阳、洞头定居,将民间的"俚歌"带来(今苍南县原属平阳县)。现"渔鼓"、"俚歌"演唱均用闽南话,而不用温州方言。在称谓上渔鼓俗称"嘭鼓咚",俚歌亦称"梆鼓咚";在演唱形式上,两者均以布带缚鼓斜背于右肩,夹在左腋下击鼓而唱。苍南渔鼓是从福建流传到浙南的。唱词多为七字句。曲调以4句一组的基本调为主,演唱者按内容、情绪、气氛则有不同的唱腔。在音乐风格上,洞头渔鼓在一定程度上受当地海岛渔歌影响,音调高亢,节奏较为规范,较炎洞头渔鼓略为秀气。所唱传统曲目大多与温州道情、鼓词雷同。新中国成立后,经常参加文艺会演和曲艺比赛,艺人对渔鼓的音乐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唱腔较原先丰富。著名演员有张加田、陈这连等。由于渔鼓流行范围局限,又缺乏必要的扶植,以致目前从业演唱者不多。
苍南渔鼓一般为一人演唱。乐器只一鼓一拍,鼓为一截长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毛竹筒,一端蒙上猪油膜。唱时以四指轻拍,则发出“蓬蓬”的声音,故又称“蓬鼓”。拍为一对长10厘米的竹片,有加强节奏感和增强气氛的作用。唱、表、白纯用闽南话,以唱为主表白不多,唱词基本为七言句,但不严格押韵。该种演唱艺术行动方便,酬金低廉,尤受山区群众欢迎。
苍南渔鼓俗称“嘭鼓”,又称“篷鼓”、“嘭嘭鼓”。关于渔鼓的起源,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艺人中传说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首制了渔鼓。传说归传说,渔鼓真正的起源可能是唐代道士所唱的《九真》、《承天》等经韵。
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作为道具,其中渔鼓因用鲨鱼皮蒙制而得名。苍南当地的渔鼓据传是古时从闽南传入。据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闽南人3次大规模移居苍南和洞头,渔鼓这种民间说唱形式也随之而来。传入苍南后的渔鼓与从中原地区传入的道情等艺术交融后,形成了“苍南渔鼓”这一艺术形式。它曾流行于苍南、平阳、洞头等闽南方言地区,在苍南县则主要流行于灵溪、桥墩、矾山、马站、藻溪、赤溪等区域。简便的演奏条件和通俗易懂的说唱形式,使渔鼓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边远山区民众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苍南渔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
类似浙江一些地方的道情、莲花落,但演唱语言、声调、风格不同。渔鼓由一人单独演唱(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试行多人同台演唱,但不成功),伴奏乐器只一鼓一拍。鼓为一截长约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下端蒙着猪油薄膜的毛竹筒。拍为一对长10厘米的竹片,有加强节奏感与增强气氛的作用。
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间或清角音出现,有徵调式和宫调式。旋律朴素婉转,常以一个基础曲调反复咏唱的形式出现。其朗诵式的曲调,根据方言音调的自然变化而起伏跌宕,自然而流畅。艺人在唱和表白中,常运用声音的高低缓急变化,淋漓尽致地描摹曲目中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苍南渔鼓还借助鼓与拍的轻重缓急来烘托跌宕多变的气氛,令听众恍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叙事方式上有顺叙、插叙,构思技巧上有伏笔等手法,还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抒情等手法有机结合。渔鼓在苍南颇受民众欢迎,曾流行于苍南境内的不少地方,那些渔鼓艺人(主要是渔鼓盲艺人)背着行囊走街串巷,进农村下田头,席地一坐,随手一拍,张口即来,深受群众欢迎。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出塞喉音. 我是聽出來了.
可是蒼南縣志卻說沒有入聲韻了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