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討論這個了。

有些東西每個人的定義不同。不在同一個平臺上(頭腦中固有定義跟概念都不一樣)難免會有誤會的啦
原帖由 鴻雁於飛 於 2007-8-28 18:45 發表
鸿雁没有读过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么?潮汕把张巡许远合称“双忠公”,他们可是安史之乱中一起固守睢阳城最后以死殉国的名将。睢阳之守,凡十月,以不足七千之兵,抗叛军尹子奇二十万之众,大小历四百余战,歼敌十二万。正是由于有张许坚守睢阳,蔽遮东南,才使叛军贻误南下战机,终使唐朝不亡,其功光耀日月(李翰在《进御史中丞张巡传表》中赞张巡“守一城,捍天下”:”若无巡则无睢阳,无睢阳则无江淮,无江淮则无大唐”。)。潮汕《百屏花灯歌》就有“八十张公困睢阳 Poih-cha̍p Tieⁿ Kong khùng Chui-iâng”。小时候看连环画,就经常看到他们的故事,和他们一起守睢阳的著名人物还有雷万春、南霁云等。张巡、许远死后,人们在雎阳建庙,岁时祭祀,因二人合庙,所以当时称为双庙。今潮合祀为双忠宫。其他地方有称双烈庙者。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忠义中》就名为《颜杲卿春卿 贾循隐林 张巡 许远南霁云 雷万春 姚訚
》。这几位都是渔阳鼙鼓安史之乱中为大唐死难的忠烈。这一篇传记可以在百度国学中找到全文:

http://guoxue.baidu.com/page/d0c2ccc6cae9/204.html

文英武英的叫法,窃以为正好显示他们两人是一块儿的,协力守护睢阳城。至于为何叫文英武英,有一个说法可以参考:
深坑集顺庙位于台北县深坑乡深坑街内,创建于1838年,主要供奉『保仪大夫』和『保仪尊王』两位,保仪大夫是唐朝时期的张巡,是文官;保仪尊王是唐朝时期的许远,是武将
但我觉得从韩愈和欧阳修的记载看,张巡怎么说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如果按史实,是张为武,许为文才对(许远对张巡说过:“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请公为远战。”)当然,按照古代谥法,“文”是优于“武”的,并非从会不会武来考量。张巡的功劳和影响本就比许远大,这谥号比他领先也是正常。问题是唐代皇帝也没有给他们这个谥号(肃宗追封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荆州大都督,南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宋大观年间追封张巡为忠烈侯,许远为忠义侯,此后世“双忠”之所自。)。这种把双忠公强分文武的做法大概是后来民间的自发行为吧,可能属于私谥。当然也能其他朝的皇帝有追谥,目前未见相关的记载。

补记潮汕有关双忠祭祀的资料:

清雍正六年(1728),潮州郡城将原瀛洲书院改建为双忠宫,地点是仙街头。据林大川《韩江记》载,其祠占地宽敞,古朴大方,香火极盛。其祠联有:
童可烹,妾可杀,城不可降,矢志保江淮半壁;

生同岁,死同年,神也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
下联即指张许都生于公元709年,又同殉节于公元757年,身后同享神祀。这种同岁、同殉、同祀,以“同”字铺陈,尽显“双忠”一体。

潮阳东山也有一双忠庙,虽规模不大,但石刻、祠匾、雕塑等文物具全。据《潮州府志》载,宋熙宁年间,潮阳军校钟英奉命携贡物入朝,道经睢阳双忠庙,因敬仰忠烈,入庙斋拜。是晚梦得神告:庙殿后匮中有十二神像及一铜棍,赐予带回,于潮阳东山东岳庙左佛寺之后,有大石屹立之地可建祠祀之。钟英返抵潮阳,依神嘱为张、许立庙,宋帝闻知,赐封张、许为“双忠圣王”,并赐题庙额为“灵威庙”。潮汕自此始有双忠庙,而各地也先后继建。潮阳东山双忠庙门联是:
国士无双双国士;

忠臣不贰贰忠臣。
南宋景定三年冬,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驻兵潮阳,特进谒张许二公庙,并杀白马以祭。时文公感唐安史之乱得以平息,张许二公之功也;今宋投敌卖国者众,与张、许精忠大违。遂于庙前题《泌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词一阕,以表与二公忠义同心。其词今存世。

揭阳也有双忠庙,庙在磐东镇东部,前座乃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改建,由山门、拜亭、龙虎井和大殿组成,石匾额“双忠庙”三字,笔走龙蛇,传说是明代状元、乡贤林大钦所书。其后座为清代始建之“二圣书院”,奉祀文昌、魁星二帝君。庙内之明清石刻、木雕、壁画,多有佳者。

不过,潮汕和台湾都是祀张、许“双忠”,原先其实是不只祀双忠的。唐时于睢阳城南七里建双庙,祀张巡许远,南霁云配享。后增祀雷万春、贾贲,合名五王庙。宋大观年间复增祀姚訚。追封张巡为忠烈侯,许远为忠义侯,南霁云为忠壮侯,雷万春为忠勇侯,贾贲为忠济侯,姚訚赐爵为上公。遂改“五王庙”为“协忠祠”。明时亦称六忠祠云。



商丘(睢阳)张巡祠

[ 本帖最後由 輶轩使者 於 2007-8-31 13:38 編輯 ]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保儀大夫不過獅嶺」、「尪爺不過嶺」就可看出端倪,這兩句話描寫的就是︰漳州人先到基隆地區,占了港邊地利,而泉州人後到,只好翻過獅球嶺到暖暖、八堵、七堵一帶落腳;因此泉州人的信仰神之一保儀大夫就不會輕易翻過獅嶺。

網上找到的。
保儀大夫是泉州人的信仰?

輶軒使者你們村的境主呢
#
請問每位神仙除了封號外,他們擁有自己的名字嗎
本 13:東獄大帝~黃飛虎 14:保儀大夫~許遠 15:保儀尊王~張巡 16:孚佑帝君~呂洞賓大帝...
我網上找的,怎么保儀大夫跟尊王跟輶軒的說法剛好相反呢?
我原来不明白“境主”是什么。
一个境主一般管辖一个乡大小的地域,该区域里的境民供奉其为神.住在这个境里就要祭拜这个境的境主,如果你搬到了另一个地区则又要祭拜这另一个地区的境主,这些也说明了"境主"不是血缘的祖先而是一个地域神。
上面是网上的说法。我那里没有这个说法。但是,潮汕都信奉伯公,称号感天大帝,身兼山神土地之职责,据称一个伯公就管一个乡里,其神力不超出辖境。而我们那里的蛇囝地伯公则管整个揭东县,甚至他的神力可以佑护出外打工的我们乡里的人,比一般的地域伯公更厉害。曾经有在广州的老乡受其托梦提醒保佑而幸免于难,后来大张旗鼓回来祭祀报恩。我每次假期过完回来广州读书都要先去祭祀蛇囝地的老伯公。

伯公据有些人说是大禹王手下的伯益(故里人又尊呼伯爷)。帮他守庙的,有大老虎和黄头娘(一种蛇)。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在閩南一村都有一座廟吧。就像外國的基督教一樣,教堂是必須的。
這個帖子可以移到日頭下曝了,我看了下,沒有什麽敏感的地方。而且幾位網友的回帖相當精彩,過段時間甚至可以申請精華。
Three C's define me: Chinese by birth; Canadian by choice; Christian by grace.
現在又為什麼轉到這裡來? 繼續藏啊!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对了,问一句:闽境有信“伯公”的吗?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引用 #1 GnuDoyng 的帖子:……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当然知道人死后是以灵魂的形式存在。这个灵魂,和福建本土信仰里说的鬼,是不是同一个事物?我的理性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相信是的,正如那句古老的拉丁谚语所说的那样:“Credo quia absurdum.”(我信,因为荒谬。)

人死后是不是变成了鬼?教牧人员是这样说的:魔鬼以你需要的形象出现,你看到的并不是那人生前的灵魂再现,而是撒但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