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千金譜的詞彙 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千金譜是清朝中葉以台語頌讀幫助識字起蒙的教材

這是全文 http://0rz.tw/QzKqT 或  http://0rz.tw/Y0dNB

我不懂的地方是

早仔粟                  早熟的穀類作物? 是稻米嗎?是總稱嗎?

員 粒 、 埔 占 共 清 油

烏 占 、 白 殼

青 稞 、 鵝 卵 秫       這青稞 指的難不成是青藏高原主食的
                        青稞? 台灣有種這種東西嗎?

籐 牌 、 鳥 銃 、鈎鐮   鳥銃是打鳥的炮嗎?

撻 刀 、 柴 槌

大 礐 兼 花 園 的 大 礐

一 妻 一 妾 爻 閣 嫷

狐 絲                     我後來查到這個是指湖南省出產的高貴生絲
                          本應作湖絲
掛 錦 墘                  這是帷幕?

硩 輾 寶

眉 梭 兼 軟 池

干 烏 兼 踏 洗

漳紗、狐紗、青絲羅

蘇白扇                    話說我一直很想知道摺扇的台語是什麼

金聰袋                    錦囊?香囊?

紫薇裘、嗶嘰褲

虱篦

石青、金黃、哦蘭盤

厘戥秤

牙箸熟龍舌

加愁,公峊侺z

鱠仔干

淨香、束柴、金白古

麻荖、米荖           麻荖是台中人吃的麻薏嗎

十付盞

酒鍾盤

田草

簸箕、簳壺

風櫃

石珠、雁子磚

唱崑腔                     這是唱崑曲的意思?

擴刀、轆鑽佮榫鍥

以上這些詞彙的含意是什麼

還有我曾經在某個台文的古詩上 看到 激磺油 這個詞 是什麼意思?

煉製火藥?提煉硫磺?



珠螺鮭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籐 牌 、 鳥 銃 、鈎鐮   鳥銃是打鳥的炮嗎?
————
这是旧时士兵使用的武器吧。

鸟铳
一种火枪。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手足》:“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况名为鸟铳,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準多中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器》:“鸟铳: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 中国 鸟铳,利器也, 倭 人来始得其式。” 罗旋 《红线记》:“这天下午, 紫娥 背支鸟铳上山去了,到天黑还不见回来。”
狐 絲                     我後來查到這個是指湖南省出產的高貴生絲 本應作湖絲
————
湖丝出产于浙江湖州附近。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风柜就是扬粟的那种机器。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籐牌                藤製的盾牌
鳥銃                散彈獵槍
鈎鐮         可砍可割的鐮刀,主要作刈草用
虱篦                密齒的竹梳,用來梳除頭虱的虱卵
厘戥秤        輕量天平,稱量物輕價昂的東西,例如金銀和藥材
簸箕                常用農具,狀或如畚箕,或如米篩,密底。主要用途相當於風櫃。稻粒曬乾,經用礱磨挨破穀殼後,連米帶殼置
                於簸箕中,由人兩手把持簸箕揚起,借米粒回落時產生的風力,吹除穀殼。留在簸箕上的米外被米糠層,是為糙
                米。糙米經用碓具舂磨,磨下高纖維高養份的糠層,再用米篩汰下糠末,留在米篩上的,便是低養份的白米。

[ 本帖最後由 tpyao 於 2010-9-13 08:18 編輯 ]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回復 #1 Teo 的帖子

我的看法如下:

早仔粟,早稻,即春季播种的水稻

員 粒 、 埔 占 共 清 油
烏 占 、 白 殼
青 稞 、 鵝 卵 秫
====================
以上几种都是水稻的品种。有的品种现时已经没了,有的品种现时名字可能不一样了。
目前仍有占仔米(tsiam1-a2-bi2)=稳(晚)仔米(un2-a2-bi2),晚稻碾成的米。鵝卵秫 应该是糯米的一个品种。清油 则不知道是什么。

籐 牌 、 鳥 銃 、鈎鐮,鳥銃,现在仍然是这样叫,打猎用的,一般指装黑火药混铁砂或粗沙子的土枪,是一种滑膛枪。

撻 刀 、 柴 槌,撻刀 不懂是什么;柴槌,把一段约 55CM长x 8CM直径的圆木,劈成半圆柱形的,把径切面削平,前端削得略小些,后段削出一个手柄来,就成木槌。用来打谷、夯实粘土地面、在池塘/溪流洗衣服时用来拍打衣服,以节省搓揉的力气。现在农村可能还偶尔可见。

大 礐 兼 花 園 的 大 礐;大礐,礐即室外的厕所,或者北方话说是茅坑。一般有围墙但没有屋顶,较讲究的有屋顶。现在农村还很普遍。

一 妻 一 妾 爻 閣 嫷。閣,一般写成 佫,又 的意思。嫷,即 水(sui2),漂亮,妙。爻 不知道要表示什么,会不会是 合(hah8)? 即 一妻一妾合佫水(hah8-koh4-sui2),一妻一妾既合适、恰到好处又美妙。

硩 輾 寶,硩(teh4),压的意思。輾寶 不知道要表示什么。

漳紗、狐紗、青絲羅,似都是纺织品。青丝,可能是 生丝。青絲羅,可能是指生丝织成的绫罗

金聰袋,金聰,指一种金色粗线(也可能指用这种金色粗线做成的穗子,穗子闽南话叫 sui1)。

紫薇裘、嗶嘰褲。裘 即 hiu5,棉袄也。紫薇 不知道要指什么,但肯定是衣物的一种材料。嗶嘰,现在普通话及各方言仍然用啊,即英文的 beige/serge。闽南一般读做 pit4-ki1/ piak4-ki1。

虱篦,古籍上写做 櫛篦,一种很密的梳子,可以篦出虱子及其卵。现在普通话一般叫做篦子。闽南读 sat4-pin3,或者由于受到后一音节的逆同化影响,读做 sap4-pin3。

石青、金黃、哦蘭盤,石青、金黃、哦蘭,应该都是指颜色。哦蘭(go5-lan1/gia5-lan1),浅紫红色。

厘戥秤,一般只叫厘戥,很小的精密小秤,用于称金银财宝、贵重中药等。现在仍在用。

牙箸熟龍舌,牙箸,即 象牙筷子。

加愁,公峊侺,不知道是什么,似乎是海鱼或其它海产品。

鱠仔干,一种海鱼干。

麻荖、米荖,统称 荖花,麻荖可能有的地方也可能叫做 麻枣,闽南传统食品。闽南传统的订婚礼节,男方家要往女方家送礼物,谓之 担盘担(taN1-puaN5-taN3)。这些盘担里,一般都有这种传统食品。

十付盞,不知道是什么。根据上下文,会不会是 十幅盞,即10套杯盞?

酒鍾盤,即酒盅盤,放酒杯的托盘。盅,没有把儿的杯子。

田草,应该是指田里的草。当然,不同的上下文,意思有可能不同。

簸箕、簳壺,簸箕,竹器,现在仍在使用,仍叫 簸箕。簳壺不知道是什么。

風櫃,即 风箱。用于铁匠炉、石匠用于打尖錾子的炉子等的吹风。利用气缸和活塞的原理,推的时候和拉的时候均能吹风。不过其气缸和活塞是方形或接近方形的。至于扬谷用的鼓风机,闽南叫做 风鼓,它是利用叶轮来鼓风的。

石珠、雁子磚,都是建筑上用的。石珠,接近球形的石构件。雁子磚,一种砖,具体是什么样子说不清楚。

擴刀、轆鑽佮榫鍥,轆鑽(lak4-tsng3),用于钻孔的手工工具。最早是硬木做的,用一个像二胡弓弦的东西使其转起来;后来是铁制的手工工具,用一个像曲杆东西手摇,现在还有。这三项似乎都是木工工具,另外两项不知道指什么。木工手工具我还很精通的,却不明白另外两项指什么。

珠螺鮭,即 珠螺膎,一种盐腌的海螺。珠螺 应该是指 一种学名叫做 拟褐玉螺 的,还没有长到最大的时候就用来腌。应该是长到1-1.5CM 时最适合腌。
原文有許多錯誤,我花了兩天的時間,大量的查閱辭典,並且借助翻查網上相關信息進行修正。可以說,大部分,已經查到確切的所指,但仍有少數無從查考或目前暫時查考不到,恐怕要另行取證才行。以下是《千金譜》(在下修訂過)的金文及注解。


【《千金譜》全文】(臺灣版,limkianhui校對修訂)

字 是 隨 身 寶 , Jī sī sûi-sin pó,
財 是 國 家 珍 , châi sī kok-ka tin,
一 字 值 千 金 , it jī ta̍t chhian-kim,
千 金 難 買 聖 賢 心 , chhian kim lân bóe sèng-hiân sim,
隸 首 作 算 用 苦 心 , Lē Siú chok-sòan iōng khó·-sim,
倉 頡 製 字 值 千 金 。 Chong Kiat chè-jī ta̍t chhian-kim.
勸 人 讀 書 着 認 字 , Khǹg lâng tha̍k-chu tio̍h jīn-jī,
看 得 來 寫 得 去 , khòaⁿ tit lâi, siá tit khì,
百 般 貨 物 都 有 字 , pah-poaⁿ hè-bu̍t to ū jī,
件 件 貨 物 都 須 記 。 kiāⁿ-kiāⁿ hè-bu̍t to su kì.
記 得 物 件 寫 得 來 , Kì tit mi̍h-kiāⁿ siá tit lâi,
便 是 伶 俐 不 痴 呆 。 piān-sī léng-lī put chhi-tai.
百 般 生 理 多 頭 路 , Pah-poaⁿ seng-lí to thâu-lō·,
也 有 坐 店 佮 開 舖 , iā-ū chē tiàm kah khui-phò·,
也 有 赴 墟 排 街 路 , iā-ū hù hi pâi koe-lō·,
也 有 講 古 拆 字 數 , iā-ū kóng-kó· thiah jī-sò·,
也 有 牽 罟 佮 落 膚 。 iā-ū khan-ko· kah lo̍h-pho·.
日 出 而 作 , 日 入 而 息 , Ji̍t- -chhut jî chok, ji̍t- -ji̍p jî sek,
不 識 不 知 , 舜 帝 之 則 。 put sek put ti, Sùn-tè chi chek.
后 稷 教 民 稼 穡 , Hō· Chek kàu bîn kà-sek (sit)
也 着 種 , 也 着 播, iā to̍h chèng, iā to̍h pò·,
耕 作 着 認 路 , keng-choh to̍h jīn-lō·,
田 園 着 照 顧 , chhân-hn̂g to̍h chiàu-kò·,
也 卜 食 , 也 卜 租 , ā beh chia̍h, ā beh cho·,
毋 通 拋 荒 成 草 埔 。 m̄-thang pha-hng chiâⁿ chháu-po·.
破 桶 着 箍 , 破 鼎 着 補 , Phòa-thang to̍h kho·, phòa-tiáⁿ to̍h pó·,
莫 嫖 莫 賭 , 勤 儉 有 補 所。 bo̍h phiâu bo̍h tó·, khûn-khiām iú pó·-só·.
謹 作 着 謹 收 , Kín choh to̍h kín siu,
守 望 相 助 是 農 儔 。 siú-bōng-siong-chō· sī lông-tiû.
早仔粟,代先收, Chá-á-chhek tāi-seng siu,
圓 粒 、 埔 占 佮 清 油 , îⁿ-lia̍p, po·-chiam kah chheng-iû,
烏 占 、 白 殼 軟 兼 滑 , o·-chiam, pe̍h-khak nńg kiam ku̍t,
芒 花 、 青 稿 、 鵝 卵 秫 , bâng-hoe, chheⁿ-kó, gô-nn̄g-chu̍t,
荳 、 麻 、 麥 、 黍 各 件 出 , tāu, môa, be̍h, soé, kok kiāⁿ chhut,
荳 芽 、 荳 菜 計 着 鬱 。 tāu-gê, tāu-chhài kè to̍h ut.
囓 甘 蔗 , Khòe kam-chià,
前 頭 入 後 頭 出 , chêng-thâu ji̍p, āu-thâu chhut,
擘 塗 豆 , peh thô·-tāu,
捲 螺 風 透 刜 刜 , kńg-lôe-hong thàu-phut-phut,
囡 仔 豬 箠 亂 亂 笏 。 gín-á ti-chhê lōan-lōan bu̍t.
春 夏 秋 冬 , Chhun, hā, chhiu, tang,
四 時 勤 勞 , sù sî khûn-lô,
毋 通 想 風 騷 , m̄-thang siūⁿ hong-so,
毋 通 想 佚 陶 。 m̄-thang siūⁿ chhit(thit)-thô.
父 母 着 孝 順, Pē-bú to̍h hàu-sūn,
兄 弟 着 合 和 , hiaⁿ-tī to̍h ha̍p-hô,
井 內 無 水 着 來 淘 , chíⁿ-lāi bô chúi to̍h lâi tô,
水 內 有 魚 着 下 笱 , chúi-lāi ū hî to̍h hē kô,
會 庄 掠 賊 着 拍 鑼 , hē-chng lia̍h-chha̍t to̍h phah-lô,
壯 丁 着 盡 出 , chòng-teng to̍h chīn-chhut,
竹 篙 鬥 菜 刀 , tek-ko tàu chhài-to,
籐 牌 、 鳥 銃 、 鉤 鐮 , tîn-pâi, chiáu-chhèng, kau-liâm,
韃 刀 、 弓 箭 、 鐵 耙 、 that-to, keng-chìⁿ, thih-pê,
柴 槌 、 干 戈 。 chhâ-thûi, kan-ko.
家 內 飼 豬 着 豬 槽 , Ke-lāi chhī-ti to̍h ti-chô,
湆 着 多 , 潘 着 醪 ; ám to̍h chōe, phun to̍h lô,
新 豬 母 , 老 豬 哥 ; sin ti-bó, lāu ti-ko,
豬 胚 照 路 行 , ti-phoe chiàu lō· kiâⁿ,
豬 囝 濫 糝 趖 , ti-kiáⁿ lām-sám sô,
赤 牛 羔 , 水 牛 母 , chhiah-gû-ko, chúi-gû-bó
羊 母 羊 囝 滿 山 趖 ; iûⁿ-bó, iûⁿ-kiáⁿ, móa-soaⁿ sô,
鳥 、 鴨 、 雞 、 鵝 ; chiáu, ah, koe, gô,
閹 雞 趁 鳳 飛 , iam-ke thàn hōng phoe,
雞 囝 綴 雞 母 。 ke-kiáⁿ tòe ke-bó.
大 厝 九 包 五 , Tōa-chhù káu pau gō·,
三 落 百 二 門 , saⁿ-lo̍h pah-jī mn̂g,
糖 間 兼 粟 倉 , thn̂g-keng kiam chhek-chhng,
大 礐 兼 花 園 ; tōa-ha̍k kiam hoe-hn̂g,
池台水閣, tî-tâi chúi-koh,
塗 樓 兼 石 坊 ; thô·-lâu kiam chio̍h-hng,
三 餐 五 味 , sam-chhan ngó·-bī,
四 撇 一 碗 湯 ; sì-phiat chi̍t-oáⁿ thng;
玳 瑁 貓 , 守 粟 倉 , tāi-bō-niau, siú chhek-chhng,
金 獅 狗 ,守 後 門 ; kim-sai-káu, siú āu-mn̂g,
田 園 千 萬 甲 , chhân-hn̂g chhâiⁿ-bān kah
公 館 百 二 庄 , kong-kóan pah-jī chng,
奴 才 掃 地 煎 茶 湯 ; lô·-châi sàu-tè choaⁿ tê-thng,
查 某 女間 捶 腰 骨 , cha-bó·-kán tûi io-kut,
拌 眠 床 。 pōaⁿ bîn-chhn̂g.
一 妻 一 妾 敖 佫 媠 , Chi̍t-chhe chi̍t-chhiap gâu koh súi,
就 勸 丈 夫 做 生 理 , chiū khǹg tiōng-hu chòe seng-lí,
造 起 橫 洋 十 三 隻 , chō khí hôaiⁿ-iûⁿ cha̍p-saⁿ chiah,
當 店 兼 油 車 , tǹg-tiàm kiam iû-chhia,
郊 行 搭 夥 計 ; kau-hâng tah hé-kì,
上 天 津 、 廣 東 、 chiūⁿ Tian-chin, Kńg-tang,
蘇 州 買 湖 絲 。 So·-chiu bóe hô·-si.
看 見 蘇 州 婆 真 文 理 , Khòaⁿ-kìⁿ So·-chiu-pô chin bûn-lí
十 八 廿 二 少 年 時 , cha̍p-po̍eh lia̍p-jī siàu-liân-sî,
紅 喙 唇 , 白 喙 齒 , âng chhùi-tûn, pe̍h chhùi-khí,
穿 插 有 排 祉 , chheng-chhah ū pâi-chí,
金 手 環 , 玉 手 指 , kim-chhiú-khôan, gio̍k-chhiú-chí,
也 乖 巧 , 也 伶 俐 ; iá koai-khá, iá léng-lī,
琴 棋 書 畫 盡 都 是 ; khîm, kî, su, ūi, chīn to sī,
緞 被 紗 帳 帘 , tōan-phē, se-tiùⁿ-lî,
牙 床 頂 , 芳 花 味, gê-chhn̂g téng, phang-hoe bī,
一 身 白 如 麵 , chi̍t-sin pe̍h jû mī,
兩 奶 軟 似 綿 , nn̄g-ni nńg sū mî,
桃 花 面 , 點 胭 脂 , thô-hoe-bīn, tiám ian-chi,
紅 奶 罩 , 掛 錦 墘 , âng ni-tàu, kòa gím-kîⁿ,
紅 綾 鞋 , 金 聰 邊 , âng lêng-oê, kim-chhong piⁿ,
飲 酒 吟 詩 , ím-chiú gîm-si,
相 牽 看 戲 , sio-khan khòaⁿ-hì,
搬 來 又 搬 去 , poaⁿ lâi iū poaⁿ khì
交 膚 貼 肉 同 床 共 枕 。 kau hu tah bah, tông chhn̂g kāng chím.
有 生 理 , Ū seng-lí,
一 位 夥 計 來 叫 伊 , chi̍t-ūi hé-kì lâi kiò i,
看 見 兩 儂 睏 未 起 , khòaⁿ-kìⁿ nn̄g-lâng khùn bōe khí,
講 叫 貨 物 買 全 備 , kóng kiò hè-bu̍t bóe chôan-pī,
若 毋 轉 鄉 里 , nā m̄ tńg hiuⁿ-lí,
恐 驚 生 理 缀 伊 去 , khióng-kiaⁿ seng-lí tè i khì,
陷 眠 聽 見 就 ⻊百 起 , hām-bîn thiaⁿ- -kìⁿ to̍h peh-khí,
目 屎 糊 目 墘 , ba̍k-sái kô· ba̍k-kîⁿ,
是 我 一 時 真 呆 痴 , sī góa chi̍t-sî chin tai-chhi,
看 見 蘇 州 婆 , khòaⁿ-kìⁿ So·-chiu-pô,
心 肝 綿 綿 ; sim-koaⁿ mî-mî,
夥 計 就 勸 伊 , hé-kì chiū khǹg i,
當 來 蘇 州 做 生 理 , taⁿ lâi So·-chiu chòe seng-lí,
敢 來 放 蕩 破 了 錢 ; káⁿ lâi hòng-tōng phòa liáu-chîⁿ,
蘇 州 婆 , 講 話 就 應 伊 , So·-chiu-pô, kóng-oē chiū ìn i,
青 春 少 年 時 , chheng-chhun siàu-liân-sî,
不 嫖 不 樂 是 卜 年 ? put phiâu put lo̍k sī beh-nî?
聽 汝 講 , 都 也 是, thiaⁿ lú kóng, to iā-sī,
少 年 揣 幾 時 。 siàu-liân chhē kúi sî.
白 了 工 , 也 了 錢 , Pe̍h liáu-kang, iā liáu-chîⁿ,
連 嫖 四 月 日 , liân phiâu sì ge̍h-ji̍t,
錢 銀 了 去 兩 萬 四 , chîⁿ-gûn liáu khì nn̄g-bān-sì,
收 拾 行 李 卜 轉 去 siu-si̍p hêng-lí beh tńg–khì,
就 叫 蘇 州 婆 , chiū kiò So·-chiu-pô,
來 相 辭 , lâi saⁿ sî,
生 理 若 猶 有 趁 錢 , seng-lí nā iáu-ū thàn-chîⁿ,
明 年 再 來 總 未 遲 ; mê-nî chiah lâi chóng bōe tî,
蘇 州 婆 目 屎 流 , 目 屎 滴 , So·-chiu-pô ba̍k-sái lâu, ba̍k-sái tih,
毋 甘 拆 分 離 , m̄-kam thiah-hun-lî,
夥 計 就 勸 伊 , hé-kì chiū khǹg i,
蘇 州 婆 卜 汝 錢 So·-chiu-pô beh lí chîⁿ,
咬 薑 母 擦 目 墘 kā kiuⁿ-bó chhit ba̍k-kîⁿ,
假 有 心 , 假 有 意 , ké ū-sim, ké ū-ì,
目 屎 淚 淋 漓 , ba̍k-sái lūi lâm-lî,
騙 汝 一 隻 戇 大 豬 ; phiàn lí chi̍t-chiah gōng-tōa-ti,
了 錢 無 要 緊 , liáu-chîⁿ bô-iàu-kín,
無 生 瘡 , 是 汝 造 化 是。 bô siⁿ-chhng, sī lí chō-hòa-sī.
上 行 點 貨 味 , Chiūⁿ hâng tiám hè-bī,
橫 洋 十 三 隻 , hôaiⁿ-iûⁿ cha̍p-saⁿ chiah,
買 甲 滿 滿 是 , bóe kah móa-móa-sī,
海 面 生 理 , hái-bīn seng-lí,
望 天 保 庇 ; bāng thiⁿ pó·-pì,
順 風 相 送 , sūn-hong sio-sàng,
緊 赴 過 年 ; kín hù kè-nî,
满 街 做 戲 ; móa koe chò-hì,
也 有 賀 壽, iā-ū hō-siū,
也 有 團 圓 ; iā-ū thôan-îⁿ,
湖 絲 客 大 本 錢 , hô·-si-kheh tōa pún-chîⁿ,
跋 繳 儂 看 見 , po̍ah-kiáu-lâng khòaⁿ-kìⁿ,
思 想 伊 , su-siúⁿ i,
有 儂 招 伊 「 硩 撚 寶 」, ū lâng chio i " teh-lián-pó· ",
有 儂 招 伊 「 釣 白 魚 」, ū lâng chio i " tiò-pe̍h-hî ",
有 儂 招 伊 「 骰 九 叫 」, ū lâng chio i " tâu-káu-kiò ",
有儂招伊「硩闔笑」 ū lâng chio i " teh-khap-kiò ".
湖 絲 客 毋 敢 聽, Hô·-si-kheh m̄-káⁿ thiaⁿ,
雨 傘 攑 起 做 伊 行 , hō·-sòaⁿ gia̍h-khí chòe-i-kiâⁿ,
直 到 廈 門 泉 州 城 ; ti̍t kàu Ē-mn̂g Chôan-chiu siâⁿ,
郊 行 家 長 來 探 聽 , kau-hâng ka-tiúⁿ lâi thàm-thiaⁿ,
看 見 相 牽 手 , khòaⁿ-kìⁿ sio-khan-chiú,
做 夥 行 ; chò-hóe kiâⁿ,
問 伊 貨 物 是 乜 件? mn̄g i hè-bu̍t sī mih-kiāⁿ?
一 一 唸 來 聽 ; it-it liām lâi thiaⁿ,
就 講 橫 洋 十 三 隻 , chiū kóng hôaiⁿ-iûⁿ cha̍p-saⁿ chiah,
講 着 汝 總 驚 , kóng tio̍h lí chóng kiaⁿ,
湖 絲 百 二 擔 , hô·-si pah-jī tàⁿ,
人 蔘 廿 八 車 ; jîn-som lia̍p-poeh chhia,
鴉 片 塗 兩 隻 半, a-phiàn-thô· nn̄g-chiah-pòaⁿ,
珍 珠 、 財 寶 chin-chu, châi-pó,
七 十 二 萬 件 , chhit-cha̍p-jī bān kiāⁿ,
綢 緞 、布 匹 下 兩 隻 , tiû-tōan, pò·-phit hē nn̄g-chiah,
粗 硘 、幼 碟 、 器 具、 chho·-hûi, iù-ti̍h, khì-kū,
共 七 隻 , kiōng chhit-chiah,
紙 料 、食 物 chóa-liāu, chia̍h-mi̍h,
千 千 萬 萬 件 。 chhaiⁿ-chhaiⁿ bān-bān kiāⁿ.
敢 問 家 長, káⁿ mn̄g ka-tiúⁿ,
當 今 生 理 , tong-kim seng-lí,
啥 物 會 行 時 ? siáⁿ-mi̍h ē kiâⁿ-sî?
就 說 染 房 布 生 理 , chiū seh ní-pâng-pò· seng-lí,
好 歹 長 短 中 儂 意 , hó-pháiⁿ tn̂g-té tèng-lâng-ì,
金 絨 工 夫 染, kim-jiông kang-hu ní,
楣 梭 兼 軟 池 , bî-so kiam nńg-tî,
干 烏 兼 踏 洗 , kan-o· kiam ta̍h-sóe,
半 烏 紗 頭 淺 , pòaⁿ o· se thâu chhíⁿ,
襖 頭 丹 井 是 白 身; ò-thâu tan chíⁿ sī pe̍h-sin,
月 白 天 藍 冬 瓜 淺 , ge̍h pe̍h thiⁿ nâ tang-koe chhián,
氈 條 毯 褥 無 比 止 ; chian-tiâu thán-jio̍h bô-pí-chí,
棉 襀 被 透 清 棉; mî-chioh-phē thàu chheng mî,
膠 州 帽 滾 絨 墘 ; Ka-chiu-bō kún jiông kîⁿ,
茄 紋 蓆 掛 萬 字 , ka-bûn-chhio̍h kòa bān-jī,
麻葛蕉苧是粗布, môa-koah chio-tōe sī chho·-pò·,
惟有大田是幼糊; ûi-iú tōa-chhân sī iù kô·,
漳紗、湖紗、青絲羅, Chiang-se, hô·-se, chhiⁿ-si-lô,
頂戴,鞋襪、靴袍帽 téng-tài oê be̍h, hia phâu bō,
海南葛,白紡苧, Hái-lâm-koah, pe̍h-pháng-tē,
蘇白扇、草蒲鞋, so·-pe̍h-sìⁿ, chháu-pô·-oê,
銅薰吹、金聰袋, tâng hun-chhe, kim-chhang-tē,
蘇腰帶、紅箬笠, so· io-tòa, âng hio̍h-lo̍eh,
包袱皮、花藜藜, pau-ho̍k-phê, hoe-lê-lê,
貢緞、繭綢兼縐紗 kòng-tōan, kián-tiû kiam jiâu-se,
春綢六加素, chhun-tiû la̍k-ka-sò·,
紫薇裘、嗶嘰褲; chí-bî-hiû, pek-ki-khò·,
淺跤巾, 烏頭布、 chhíⁿ kha-kun, o· thâu-pò·,
紅嗶嘰、哆囉呢, âng pek-ki, to-lô-nî,
程香袍、羅漢衣。 thiâⁿ-hiong-phàu, lô-hàn-i.

《千金譜》(二)

廣東店好佚陶; Kńg-tang tiàm, hó thit-thô,
水晶、玻璃白波波; chúi-chiⁿ, po-lê pe̍h-pho-pho,
玉手環、金手鍊, gio̍k-chhiú-khôan, kim-chhiú-liān,
珊瑚樹、瑪瑙珠; soan-ô·-chhiū, bé-ló-chu,
珍珠龍鳳墜、 chin-chu liông-hōng-thūi,
金髻 簪花圍, kim-kè chiam-hoe-ûi,
角車掛秀閨, kak-chhia kòa siù-kui,
木屐撘、釘仔錘、 ba̍k-kia̍h-tah, teng-á-thûi,
耳鉤、齒托雙爿墜, hī-kau, khí-thok siang-pêng tūi,
柴梳、虱擯佮針線; chhâ-se, sat-pìn kah chiam-sòaⁿ,
萬年紅,蓋漳盤, bān-liân-hông, kài chiang-pôaⁿ,
烏絃、白扯、烏冇線; o·-hiân, pe̍h-chhiá, o·-phàⁿ-sòaⁿ,
石青、金黃、牙囒盤, chio̍h-chheng, kim-n̂g, giâ-lan-pôaⁿ,
鉸剪刀、釐戥秤, ka-chián-to, lî-téng-chìn,
鏡面紐、紗線絪, kiàⁿ-bīn-liú, se-sòaⁿ-in,
骹帛、飾褲佮鞋面; kha-pe̍h, sek-khò· kah oê-bīn,
荷包鬚、褲頭綾, hâu-pau-chhiu, khò·-thâu-lêng,
水晶鏡、玻璃燈, chúi-chiⁿ, po-lê-teng,
銀豆、八寶佮銜鈴, gûn-tāu, pat-pó kah hâm-lêng,
羅經、八卦定時鐘; lô-kiⁿ, pat-kòa tēng-sî-cheng,
腰刀、牙箸、玻璃盅. io-to, gê-tī, po-lê-cheng.
簳仔店,厚賒欠, kám-á-tiàm, kāu sia-khiàm,
也有貴,也有賤, iā-ū kùi, iā-ū chiān,
有現錢,有便宜, ū hiān-chîⁿ, ū pân-gî,
欠貨味補來添; khiàm hè-bī, pó· lâi thiⁿ,
就向湖絲客 chiū hiòng hô·-si-kheh,
交關起, kau-koan khí,
海參佮蝦米, hái-som kah hê-bí,
蟶乾、烏魚子; than-koaⁿ, o·-hî-chí,
鰆乾、鯊魚翅; chhun-koaⁿ, soa-hî-chhì,
雪筍佮栗子, soat-sún kah la̍t-chí,
龍腸、蚵乾佮螺片; liông-tn̂g, ô-koaⁿ kah lê-phìⁿ,
燕窩佮鹿筋, iàn-o kah lo̍k-kun,
鮑魚佮鰇魚 pau-hî kah jiû-hî,
墨賊,扁魚佮花枝, ba̍k-cha̍t, píⁿ-hî kah hoe-ki,
煙棰(煙仔)佮銀魚, ian-thûi kah gûn-hî,
鹿脯烏魚腱 lo̍k-pó· o·-hî-kiān,
香菇、紫菜佮木耳; hiuⁿ-ko·, chí-chhài kah bo̍k-ní,
金針、冬粉佮滸苔; kim-chiam, tang-hú kah hó·-thî,
汫仔脯、鹹鯧魚, chiáⁿ-á-pó·, kiâm-chhiuⁿ-hî,
珠螺鮭、紅瓜魚, chu-lê-kôe, âng-koe-hî,
丁香鮭、鹹鱌耳, teng-hiuⁿ-kôe, kiâm chhiūⁿ-ní,
鮦仔鮭、烏蚶佮紅蝦; tâng-á-kôe, o·-ham kah âng-hê,
大鮸、西刀佮塗魠, tōa-bián, sai-to kah thô·-thuh,
紅蟳、花鮡佮鹹蠘; âng-chîm, hoe-thiâu kah kiâm-chhi̍h,
竹蟶、白蟶、熟龍舌, tek-than, pe̍h-than, se̍k-lêng-chi̍h,
加網、鰍鮕、 ka-bāng, chiu-ko·,
牛尾佮金錢; gû-bóe kah kim-chîⁿ,
田螺、水龜、鱔魚、鱉 chhân-lê, chúi-ku, siān-hî, pih,
鰗鰡、水雞、 hô·-liu, súi-koe,
青虳佮毛蟹; chhiⁿ-ioh kah mô·-hoē
加愁,公玳及生鮓; ka-chhiû, kong-tāi ki̍p chhiⁿ-thē,
塗龍、赤鯮兼月鱱, thô·-liông, chhiah-chang kiam ba̍k-lē,
十籮佮八籮; cha̍p-lôa kah poeh-lôa,
烏鯰、塗虱; o·-liâm, thô·-sat,
鯽斑、烏耳鰻; chit-pan, o·-hī-môa,
鯉魚、鰱魚佮海鰻, tāi-hî, liâm-hî kah hái-môa,
豆籤、麵線、米粉乾; tāu-chhiam, mī-sòaⁿ, bí-hún-koaⁿ,
鴨卵、魚脯、蕨仔乾 ah-nn̄g, hî-pó·, keh-á-koaⁿ,
葫椒、八角兼豆乾, hô·-chio, poeh-kak, kiam tāu-koaⁿ.
大燭、燭仔、燈火盞; tōa-chek, chek-á, teng-hé-chóaⁿ,
高錢、壽金、三界紙; ko-chîⁿ, siū-kim, sam-kài-chóa,
大炮、連炮、新烘爐; tōa-phàu, liân-phàu, sin hang-lô·,
天金、尺金、降真爐; thiⁿ-kim, chhioh-kim, kàng-chin-lô·,
淨香、束柴、金白鼓; chēng-hiuⁿ, sok-chhâ, kim-pe̍h-kó·,
大鈸、中鈸、經衣紙; tōa- poa̍h, tiong-poa̍h, keng-i-chóa,
替身、白虎、精神紙; thòe-sin, pe̍h-hó·, cheng-sîn-chóa,
篾香、白束佮粗紙; bi̍h-hiuⁿ, pe̍k-sok kah chho·-chóa,
常興、瑞泰、金蘭薰; siông-heng, sūi-thài, kim-lân-hun
烏厚、紅蘭、舊露薰; o·-kāu, âng-lân, kū-lō·-hun,
貢絲、奇品及時春; kòng-si, kî-phín ki̍p sî-chhun,
肉桂、朱雀佮奇珍; jio̍k-kùi, chu-chhiok kah kî-tin,
慶安、川盛及信興; khèng-an, chhoan-sēng ki̍p sìn-heng,
柿果、桔餅佮冰糖; khī-kóe, phòng-piáⁿ kah peng-thn̂g,
蓮子、薏仁佮肉棗; liân-chí, ì-jîn kah jio̍k-chó,
桔紅、紅棗、雲片糕; kiat-âng, âng-chó, hûn-phiàn-ko,
麻荖、米荖佮核桃; môa-láu, bí-láu kah hu̍t-thô,
水晶餅、綠豆糕、 chúi-chiⁿ-piáⁿ, le̍k-tāu-ko,
油酥餅、千層糕; iû-so·-piáⁿ, chhian-têng-ko,
雪花、椪餅、瓜子糕 soat-hoe, phòng-piáⁿ, koe-chí-ko,
口香、棋子佮石糕; kháu-hiong, kî-jí kah chio̍h-ko,
雞卵糕、鹹肉糕、 koe-nn̄g-ko, kiâm-bah-ko,
葡萄乾;紅柑; phû-tô-koaⁿ, âng-kam,
福員、紅柚桃, hok-oân, âng-iū-thô,
五壽、蜜餞佮麵桃; ngó·-siū, bi̍t-chiàn kah mī-thô,
紅龜、紅粿,包仔、 âng-ku, âng-kóe, pau-á,
粯仔着酵母 hiān-á to̍h kàⁿ-bó,
燒金、公捐,着拍鑼。 sio-kim kong-iân to̍h phah-lô,
硘仔店、也有欠; hûi-á-tiàm, iā-ū khiàm,
卜買大醃缸, beh bóe tōa am-kng,
大鼎、東洋佮灶磚 tōa-tiáⁿ, tang-iûⁿ kah chàu-chng,
雁子做灶門; gān-chí chòe chàu-mn̂g,
鐵銚、鍋仔佮茶鈷; thih-thio, oe-á kah tê-kó·,
煎匙、火鉗佮烘爐; chian-sî hóe-khîⁿ kah hang-lô·,
急燒、火炭佮水壺; kip-sio, hé-thòaⁿ kah chúi-ô·,
甕鍾、托盤佮香爐 àng-cheng, thok-pôaⁿ kah hiuⁿ-lô·,
燭台、香筒佮宣爐; chek-tâi, hiuⁿ-tâng kah soan-lô·,
茶甌、茶罐、十付盞; tê-au, tê-kòan, cha̍p-hù chóaⁿ,
花矸、古盤、什錦碗; hoe-kan, kó·-pôaⁿ, si̍p-gím-oáⁿ,
碗仔、碟仔、湯匙合一盤 oáⁿ-á, ti̍h-á, thng-sî ha̍p chi̍t-pôaⁿ,
一个錫瓶十雙箸, chi̍t-ê siah-pân cha̍p-siang tī,
大撇、斗碗佮幼碟; tōa-phiat, táu-oáⁿ kah iù-ti̍h,
粗硘、粗缽着較賤。 chho·-hûi, chho·-poah to̍h khah chiān,
大坩、矸仔、酒盅盤 tōa-khaⁿ, kan-á, chiú-cheng-pôaⁿ,
新水桶、着好擔, sin chúi-tháng, to̍h hó taⁿ,
新飯斗臭杉柴 sin pn̄g-táu, chhàu sam-chhâ,
面桶仔着漆紅 bīn-tháng-á, to̍h chhat âng,
骹桶、腰桶着好杉 kha-tháng, io-tháng to̍h hó sam,
摔桶、炊桶佮跋桶; siak-tháng, chhe-tháng, kah pho̍ah-tháng,
戽桸,鱟桸兼飯籬, hò·-hia, hāu-hia kiam pn̄g-lē,
鼎簳、水升 tiáⁿ-kám, chúi-chin,
匏桸兼鼎銼, pû-hia kiam tiáⁿ-chhoè,
廚房着齊備, tû-pâng to̍h chê-pī,
煮食有好味, chú-chia̍h ū hó bī,
鹽、糟、醬、醋佇灶邊; iâm, chau, chiùⁿ, chhò·, tī chàu-piⁿ,
豆油兼豆豉, tāu-iû kiam tāu-sīⁿ,
蔥頭永不離; chhang-thâu éng put-lī,
砧着厚、刀着利, tiam to̍h kāu, to to̍h lāi,
切蔥菜、切魚肉, chhiat chhang-chhài, chhiat hî-bah,
芫荽、芹菜枝, iân-sui, khûn-chhài-ki,
韭菜、茼蒿一大披; kú-chhài, tâng-o chi̍t-tōa-phi,
芥菜、菠薐佮筍絲; kòa-chhài, phe-lêng kah sún-si,
芥藍、茄茉佮薑絲; kè-nâ, ka-boa̍h kah kiuⁿ-si,
莧菜、蕹菜正着時; hēng-chhài, èng-chhài, chiàⁿ-tio̍h-sî,
蕗蕎、白菜、竹仔枝, lō·-kiō, pe̍h-chhài, tek-á-ki,
菜色買全備, chhài-sek bóe chôan-pī,
卜買豬肝、腰子佮豬肺; beh bóe ti-koaⁿ, io-chí, kah ti-hì,
煮豬血,着豬油, chú ti-huih tio̍h ti-iû,
大腸、小臟一大毬; tōa-tn̂g, sió-chn̄g chi̍t-tōa-kiû,
豬頭尾,炕鹹菜; ti-thâu-bé khòng kiâm-chhài,
豬骹蹄,總着煨, ti-kha-tôe chóng to̍h e,
炒豬舌,韭菜花; chhá ti-chi̍h kú-chhài-hoe
豬毛、屎尿,壅苦瓜; ti-mô· sái-jiō èng khó·-koe,
飯着炊、肉着煨, pn̄g to̍h chhe, bah to̍h e,
肉湯,炕苦瓜。 bah-thng khòng khó·-koe,
山珍海味,着酒配, san-tin hái-bī tio̍h chiú phòe,
紹興老酒浸木瓜; Siāu-heng ló-chiú chìm bo̍k-koe,
高梁、火燒刀, kau-liâng hé-sio-to,
七甕、十四鍋; chhit àng cha̍p-sì e,
卜食粿,家己炊, beh chia̍h-ké ka-kī chhe,
甜粿、肉粽、麻糍、豆花 tiⁿ-ké, bah-chàng, môa-chî, tāu-hoe,
米糕、發粿、樹子、醃瓜 bí-ko, hoat-ké, chhiū-chí, am-koe,
檨仔、龍眼、藍菝、菜瓜 sōaiⁿ-á, lêng-géng, nâ-pu̍t (nâ-po̍at), chhài-koe,
弓蕉、王梨、紅柿、西瓜 keng-chio, ông-lâi, âng-chhī, si-koe,
涼粉、田草、刺瓜、 liâng-hún, chhân-chháu, chhì-koe
粉粿、椪柑、芳水梨, hún-ké, phòng-kam, phang-chúi-lâi,
蓮霧、香果佮冬瓜; lián-bū, hiong-kó kah tang-koe,
果子佮荔枝, ké-chí kah nāi-chi,
其性味不齊; kî sèng bī put-chê,
甜酸苦辣澀, tiⁿ, sng, khó·, lo̍ah, siap,
梅仔酸齒牙, mûi-á sng khí-gê,
米篩毋通疏; bí-thai m̄-thang soe,
簸箕、簳壺着雙个; pòa-ki, kám-ô· to̍h siang-ê,
粗糠、碎米好飼雞; chho·-khng, chhùi-bí hó chhī-koe,
蟶籃、布袋着整齊; than-nâ, pò·-tē to̍h chéng-chê,
糴米着草地, tia̍h-bí to̍h chháu-tē,
糶米着米街; thiò-bí to̍h bí-koe,
穀場、厝埕好曝粟; kok-tiûⁿ, chhù-tiâⁿ hó pha̍k-chhek,
曝粟着趕雞, pha̍k-chhek tio̍h kóaⁿ koe,
風櫃、舂臼着雙个; hong-kūi, cheng-khū to̍h siang-ê,
白米糶未了, pe̍h-bí thiò bōe liáu,
糴粟佫來挨; tia̍h-chhek koh lâi oe,
姿娘儂, chu-niû-lâng,
勿會當篩,總着挨, bōe-tàng thai, chóng to̍h oe,
勿會當舂,總着耙; bōe-tàng cheng, chóng to̍h pê,
喙焦食冷水, chhùi-ta chia̍h léng-chúi,
有儂食燒茶; ū lâng chia̍h sio-tê,
卜放尿改換鞋, beh pàng-jiō, ké-oāⁿ oê,
放尿有懸下, pàng-jiō ū kôaiⁿ-kē,
聲音有大細, siaⁿ-im ū tōa-sòe,
三个官名有等第; saⁿ ê koaⁿ-miâ ū téng-tē,
尚書、撫院、總督 siūⁿ-su, bú-īⁿ, chóng-tok,
做一齊, chòe it-chôe,
真怪意, chin kòai-ì,
互儂想勿會出即巧物, hō· lâng siūⁿ bōe chhut chit khá-mi̍h,
家內卜椅桌, ke-lāi beh í-toh,
就倩師父做敆作; chiū chhiàⁿ sai-hū chòe kap choh,
先做長案八仙桌 seng chòe tn̂g-àn pat-sian-toh,
也卜交椅兼几桌; iā-beh kau-í kiam kí-toh,
椅頭、椅條、六仙桌; í-thâu, í-liâu, la̍k-sian-toh,
學士椅、太師桌 ha̍k-sū-í, thài-su-toh,
柴屏、圍架佮嫁妝; chhâ-pîn, ûi-kè kah kè-chhng,
骹踏枋、紅眠床, kha-ta̍h-pang, âng bîn-chhn̂g,
桌枰、桌櫃佮櫥門; toh-pêng, toh-kūi kah tû-mn̂g,
也卜起祠堂, iā-beh khí sû-tn̂g,
大杉做中樑, tōa-sam chòe tiong-niû,
大柱做中門, tōa-thiāu chòe tiong-mn̂g,
楹桷椽板着互長; êⁿ-kak iân-pán to̍h hō· tn̂g,
大柱四儂掆, tōa-thiāu sì-lâng kng,
石條油面磚; chio̍h-liâu iû-bīn-chng,
石柱、石珠、雁子磚; chio̍h-thiāu, chio̍h-chu, gān-chí-chng,
瓦甓、瓦筒、六角磚, hiā-phia̍h, hiā-tâng, la̍k-kak-chng,
六角磚下好花園。 la̍k-kak-chng ē hó hoe-hn̂g。
十二月尾是年兜, cha̍p-jī ge̍h-bé sī nî-tau,
家家戶戶都放炮; ke-ke hō·-hō· to pàng-phàu,
有儂炊甜粿, ū lâng chhe tiⁿ-ké,
有儂炊肉包; ū lâng chhe bah-pau,
有儂洗茶罐, ū lâng sóe tê-kòan,
有儂洗茶甌; ū lâng sóe tê-au,
大儂亂操操, tōa-lâng lōan-chhau-chhau,
囡仔愛年到; gín-á ài nî kàu,
也卜換新聯, iā-beh oāⁿ sin-liân,
也卜放大炮, iā-beh pàng tōa-phàu,
娶新娘, chhōa sin-niû,
正是年暝兜; chiàⁿ-sī nî-mê-tau,
頂厝,儂裁衣, téng-chhù lâng chhâi-i,
下厝,儂冠笄; ē-chhù lâng kòan-ke,
儂馬挨挨, lâng-bé oe-oe,
有儂刣鴨,有儂刣雞, ū lâng thâi ah, ū lâng thâi koe,
辭年共一齊, sî nî kāng-it-chôe,
除夕天光是元旦, tû-se̍k thiⁿ kng sī gôan-tàn,
老幼相慶讚; ló-iù sio khèng chàn,
老儂賀長壽, lāu-lâng hō tiông-siū,
囡仔賀大漢; gín-á hō tōa-hàn,
萬紫千紅是新春, bān-chí chhian-hông sī sin-chhun,
滿街滿巷穿紅裙; móa-koe móa-hāng chhēng âng-kûn,
姿娘請做客, chu-niû chhiáⁿ chòe-kheh,
男子娶新婚; lâm-chú chhōa sin-hun,
東街做五福, tang-koe chòe ngó·-hok,
西街唱郎君 sai-koe chhiùⁿ lông-kun,
有儂請檳榔, ū lâng chhiáⁿ pin-nn̂g,
有儂請食薰; ū lâng chhiáⁿ chia̍h-hun,
有儂看弄龍, ū lâng khòaⁿ lāng-liông,
有儂唱崑腔; ū lâng chhiùⁿ khun-khiang,
新春好景緻, sin-chhun hó kéng-tì,
迎尪請佛正及時, ngiâ-ang chhiáⁿ-pu̍t chiàⁿ ki̍p-sî,
鼓吹鑼鼓雙爿邊, kó·-chhe lô-kó· siang-pêng-piⁿ,
做頭前,攑大旗; chóe-thâu-chêng, gia̍h tōa-kî,
馬隊藝棚車鼓歌, bé-tūi gē-pîⁿ chhia-kó·-koa,
南管北管兼涼傘; lâm-kóan, pak-kóan kiam niû-sòaⁿ,
閒儂盡來看, êng-lâng chīn-lâi khòaⁿ,
滿街排香案; bóaⁿ-koe pâi hiuⁿ-àn,
嘻嘻嘩嘩, hi-hi hōa-hōa,
爐主頭家穿袍褂; lô·-chú thâu-ke chhēng phàu-kòa,
攑香相毝, gia̍h-hiuⁿ sio-chhōa,
卜請五福佮亂彈; beh chhiáⁿ ngó·-hok kah lōan-tân,
四平兼大班,嘉禮白字, sù-phêng kiam tōa-pan, ka-lé pe̍h-jī,
潮調老戲,九如如意 Tiô-tiāu, lāu-hì, kiú-jû jû-hì,
眾儂拈鬮, chèng-lâng liam-khau,
搭廠、搭棚, tah-chhiúⁿ, tah-pîⁿ,
桌枰、椅頭、 toh-pêng, í-thâu,
椅條佮交椅; í-liâu kah kau-í,
擔籠、鋪蓋、長柱、 tàⁿ-láng, pho·-kài, tn̂g-thiāu,
短柱佮布篷; té-thiāu kah pò·-phâng,
大桶、跤桶、 tōa-tháng, kha-tháng,
面桶、水桶, bīn-tháng, chúi-tháng,
秞草一百總, tiū-chháu chi̍t-pah cháng,
有儂擔水, ū lâng taⁿ-chúi,
有儂顧壇; ū lâng kò·-tôaⁿ,
有儂看戲, ū lâng khòaⁿ-hì,
有儂添火碗, ū lâng thiⁿ hé-oáⁿ,
正二是春頭, chiaⁿ-jī sī chhun-thâu,
眾儂迎佛了; chèng-lâng ngiâ-pu̍t liáu,
有儂車肥糞, ū lâng chhia pûi-pùn,
有儂清水溝; ū lâng chheng chúi-kau,
也卜買犁耙, iā-beh bóe lê-pē / lôe-pê,
也卜換鋤頭; iā-beh oāⁿ tî-thâu,
掛喙、鐵搭、 kòa-chhùi, thih-tah,
割耙齒、犁頭壁、 koah pē-khí, lôe-thâu-phiah,
耙仔齒、柴刀、 pē-á-khí, chhâ-to,
割鍥、鐮刀鍥; koah-keh, liâm-to-keh
棕蓑、草笠、刀枷、 chang-sui, chháu-lo̍eh, to-kê,,
斧頭、鑿仔、鋸鑢 pó·-thâu, chha̍k-á, kù-lōe
擴刀、轆鑽佮榫鍥。 khok-to, lak-chǹg kah sún-keh.

【《千金譜》注解(普通話)】

1、隸首:早人名。黃帝的史官,伊發明算盤,歷史上記載他是第一个創造算術的人。
2、倉頡:早人名。製造漢字的古代人。
3、赴墟:趕墟。華語「趕集」。
4、開舖:開店舖。
5、牽罟:拖漁網。
6、落膚:讀音lo̍h-pho·。膚,《易•噬嗑》六二噬膚。《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註》膚,豕肉也。閩南語「落膚」,意思是說畜牧業主運載牲畜到市場去交易。
7、后稷:人名,古代周族的始祖,名弃,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8、認路:識本份。
9、補所:效果,報應。
10、農儔:農友。儔,夥伴、同伴。
11、圓粒、埔占、清油、烏占、白殼、芒花、青稿、鵝卵秫,都是水稻的品種名。圓粒是一種晚稻。埔占,是旱稻的總稱。清油,也叫清油早,是第一期稻的品種之一。烏占,也叫晚烏占(mńg-o·-chiam)、晚占(mńg-chiam),是第二期水稻的品種之一。白殼,也稱白殼早,是旱稻的品種之一。芒花,也叫芒花秫(bâng-hoe-chu̍t),是第一期所種的一種糯米稻。青稿,也叫青稿占,是第二期稻米的一種。鵝卵秫,也是一種秫米,因外形像似鵝卵而得名。早仔粟,即早稻。
12、鬱豆芽:指蘊育豆芽。
13、透刜刜:指風大,呼呼叫的樣子。
14、豬箠亂亂笏:指用趕豬棍胡亂揮舞。
15、四時,讀「sù-sî」,指四季。
16、風騷:指遊手好閒、到處逍遙遊逛。
17、佚陶:chhit-thô,遊玩、玩耍。
18、合和:ha̍p-hô,和好,協力。
19、淘井:tô- chíⁿ,清浚水井。
20、下笱:hē-kô,在水中放置笱來捕魚。笱,一種竹製的捕魚器。
21、籐牌、鳥銃、鉤鐮、韃刀、弓箭、鐵耙、柴槌、干戈,都是一些武器。藤牌,是一種藤製的圓形盾牌。鉤鐮,鐮形尖頭的兵器,有鉤鐮鎗、鉤鐮刀等。韃刀(that-to),古代軍用長刀。柴槌,木棍。干戈(kan-ko),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
22、湆,ám,指稀飯中的米湯。潘,phun,指餿水,一般用來喂豬。
23、豬胚,ti-phoe,生長中的豬隻。
24、濫糝趖,到處瞎逛、亂闖。
25、羊羔:iûⁿ-ko,綿羊。
26、閹雞趁鳳飛,是一句閩南俗語,意思是「東施效顰、不自量力」。
27、粟倉:糧倉。
28、大礐:農村大型的露天旱廁。
29、池台水閣:花園裡的亭台樓閣。
30、石坊:chio̍h-hng,石築的牌坊,一般用來表記樂善好施的人和事。
31、塗樓:外牆用普通泥灰塗抹的望高臺(類似鐘樓)。樓,即閩南話的門樓。
32、撇:phiat,小瓷盤。
33、玳瑁貓:貓身上的顏色(黑、黃、白)是混雜的,沒有有明顯界限的區分,有些有斑紋,有些只有黑黃兩色,總體不規律。這種貓統稱為玳瑁貓。它並不是貓的一個品種,而只是把有着這種毛色特質的貓稱玳瑁貓。
34、金獅狗:毛色呈金黃色,外形有點像金毛獅一樣的狗。
35、查某 女間:cha-bó·-kán,婢女、侍女。
36、拌眠床:疊被子,整理床鋪。
37、橫洋:可跑遠洋水路的大船。
38、油車:以前榨油的設備或廠所。
39、湖絲:湖南省出產的高貴生絲。湖絲客,指專營湖絲生意的商人。
40、穿插:chheng-chhah,穿戴、着裝。
41、排祉:pâi-chí,奢華,華麗,出眾。
42、手指:chhiú-chí,戒指。
43、伶俐:léng-lī,形容女子輕盈利落。
44、金聰邊,衣飾用「金聰線」(kim-chhong-sòaⁿ)鑲的邊。金聰線,即金色絲線。金聰,也說kim-chhang,也有說kim-chhong。
45、夥計:hé-kì,指店員。
46、當來蘇州做生理:當下到蘇州來做生意。當,taⁿ,當下,如今。
47、敢來放蕩破了錢:或許將因為放浪散了財。敢,káⁿ,或許、可能、大概之意。
48、卜年:beh-nî,要幹嘛,要做什麼,反問的語意。
49、咬薑母擦目墘:假哭假同情,虛情假義。
50、瘡:疳瘡,指梅毒性病一類的病。
51、造化是:幸運,福氣,好運。
52、貨味:各種貨物貨色。
53、跋繳儂:或稱「繳儂」,即賭徒。
54、硩撚寶,即玩一種叫做「撚寶」的賭博。硩,是用錢壓去押莊。
55、釣白魚,也是賭博的一種方式。即「四色牌」,共四人參與,有五十六張牌。
56、骰九,也是賭博的一種方式。賭的時候,以兩粒骰子比點數。
57、硩闔笑,即玩一種叫做「闔笑」的賭博。玩的時候,將一個銅錢旋轉,或將銅錢置於掌心,後將銅錢用掌心壓在地上,猜銅錢的正、反面。正面叫做「笑」;反面叫做「闔」。也有玩兩個銅錢的,出現一正一反,叫做「真中」或者「中」。
58、鴉片塗,即鴉片的原料。
59、粗硘,是指比較粗俗,檔次較低的瓷器。
60、幼碟,指較為細小精致的小瓷盤。
61、食物,念做「chia̍h-mi̍h」,吃的東西。
62、行時,也說「時行」,即指時興、流行。行時,另一個意思是「春風得意」。
63、干烏,kan-o·,指沒有光澤的深黑色。
63、淺,chhíⁿ,淺藍色。
64、白身,白色質地。
65、氈,是指羊毛或其他動物毛經濕、熱、壓力等作用,縮制而成的塊片狀材料。有良好的回彈、吸震、保溫等性能。可用作鋪墊及製作禦寒物品、鞋帽料等。
66、無比止,指好的沒話說,別人無法比。
67、茄紋蓆:ka-bûn-chhio̍h,即「大甲蓆」,台灣大甲地區有特色的草蓆,原材料是「大甲藺」(tāi-kah-līn)。
68、萬字,印有「卍」標記,表示吉祥的符號。
69、葛(koah),纖維的織物。苧(tōe),即「苧麻」,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動。麻葛、蕉苧都算是粗布。海南葛,即海南島出產的葛;白紡苧,也是一種麻織物。「糊」(kô·),是一種麻織物,「大田糊」是指大田(toā-chhân)出產的織物,質地較優。
70、「頂戴鞋襪靴袍帽」,指當官的所穿戴的官帽、鞋襪、以及官服。頂戴,téng-tài,官帽,不同的官位有不同的頂戴。靴袍帽,是統稱官服,清朝的太監按品級官銜高低不同,服飾也各不相同;服裝形狀分靴、袍、帽、小褂、大褂、襯衫、馬褂,坎肩,涼帶、腿帶等。
71、蘇白扇,是蘇州出產的白扇。草蒲鞋(chháu-pô·-oê),蒲草紡織的草鞋。
72、銅薰吹,銅做的煙嘴。金聰袋,用「金絲」織成的袋子。
73、蘇腰帶,蘇州出產的腰帶。紅箬笠,紅色葉子製成的斗笠。
73、包袱皮,也叫包袱巾,或包袱。就是普通話所說的包袱。
74、貢緞,是指進專貢朝庭的緞。繭綢(kián-tiû / kán-tiû),一種繭絲織物。皺紗(jiâu-se),即皺紋紗。
75、春綢,薄絹一類的東西。
76、紫薇(chí-bî),一種類似於緞的織物。紫薇裘,即用這種織物作成的衣服。
77、嗶嘰(pek-ki):英語所說的serge,名稱來源於英文詞beige,意思是「天然羊毛的顏色」。嗶嘰,是用精梳毛紗織制的一種素色斜紋毛織物。呢面光潔平整,紋路清晰,緊密適中,懸垂性好,以藏青色和黑色為多。
78、哆囉呢(to-lô-nî),也有寫成「哆羅呢」,一種較厚的寬幅毛織呢料。
79、羅漢衣,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的服飾其中之一。羅漢衣主要用作上層社會婦女的禮服外衣,含高貴之意,羅漢衣清代時,婦女用它作禮服的外套。近代時,婦女作時髦服飾。
80、心肝綿綿,指心裡頭十分渴求,執意要做某事。
81、角車,kak-chhia,一種仿陰莖的人工製品,質地艱固。
82、木屐撘,ba̍k-kia̍h-tah,女式木屐的鞋後跟。
83、釘仔錘,即榔頭、鐵錘。
84、柴梳,chhâ-se,梳子。
85、虱擯,sat-pìn,即虱篦,一種用於除頭虱的密梳。
86、萬年紅,bān-liân-hông,一種上等的紅紙。
87、蓋漳盤,kài chiang-pôaⁿ。蓋,是在物件的表層上色、罩面。
88、烏絃,梳辮子時用來梆頭毛的絲帶。
89、石青,指墨綠色。
90、牙囒盤。「牙囒字(giâ-lan-jī)」製作的生活用具,具體所指什麼東西不明。牙囒字,是一種質地堅硬的木材,常用來製作秤稈或船錠。
91、釐戥秤(lî-téng),小秤,藥店常備。
92、鏡面紐,光面紐扣。紗線絪,即盤成卷的線圈。
93、骹帛,kha-pe̍h,是指婦女的裹腳布。
94、飾褲,sek-khò·,樣式如半截的窄褲管,又有膝褲、襪套、小襪、半襪等不同名稱。婦女穿三寸金蓮時,為了要遮掩纏綁的裹腳布,及隆起的腳背,在腳踝上罩上一雙飾褲,以免走動或坐下時露出。因為裝飾所用,故也稱為飾褲。
95、荷包鬚,hâu-pau-chhiu,用來裝飾錢袋四周的細絲線,呈鬚狀。
96、褲頭綾,khò·-thâu-lêng,婦女們用來系褲頭的腰帶。
97、銜鈴,hâm-lêng,鈴鐺。
98、羅經,羅盤儀。
99、八卦,算命的器具,有八卦圖。
100、腰刀,別在腰間的防身刀器。
101、牙箸,象牙筷。
102、簳仔店,kám-á-tiàm,雜貨店。
103、雪筍,即冬筍。
104、栗子,la̍t-chí,板栗。
105、龍腸,曼波魚(翻車魨)的腸子。
106、螺片,螺肉切片。
107、鰇魚,jiû-hî,即魷魚。
108、墨賊,ba̍k-cha̍t,烏賊。
109、扁魚,比目魚。
110、花枝,鱆魚。
111、煙棰,ian-thûi,也說「煙仔魚」,中文學名「正鰹」。
112、銀魚,白帶魚。
113、鹿脯,lo̍k-pó·,鹿肉乾。
115、汫仔脯,chiáⁿ-á-pó·,味道很淡的乾脯。
116、珠螺鮭,用紅螺來醃製的料理。
117、鱌耳,chhiūⁿ-ní,一種魚。
118、丁香鮭,teng-hiuⁿ-kôe,丁香魚做成的醃製料理。
119、西刀,sai-to,寶刀鱼。
120、塗魠, thô·-thuh / thô·-thoh,土魠魚,學名鰆魚。
121、花鮡,hoe-thiâu,跳跳魚。
122、鹹蠘,kiâm-chhi̍h。蠘,梭子蟹、花蟹。
123、龍舌,lêng-chi̍h,一種魚,學名舌鰨。
124、加網,ka-bāng,一種魚,中文名「叫鮕魚」。
125、鰍鮕,chhiu-ko·,即「秋姑魚」。
126、牛尾,指牛尾魚,學名鯒魚。
127、金錢,指金錢魚,中國其它地方有說「金鼓魚」,學名Scatophagus argus,英文名Scat。
128、水龜,普通話叫「龍虱」,一種淡水昆虫,外形有點像蟑螂。
129、青虳,chhiⁿ-ioh,蛙類,中文名「諸羅樹蛙」。
130、毛蟹,mô·- hōe,淡水螃蟹,河蟹。
131、鮓,thē,水母、海蜇。
132、公玳,kong-tāi / kang-tāi一種蟶。
133、塗龍,學名叫波露豆齒蛇鰻。
134、赤鬃,chhiah-chang,黃牙鯛。
135、月鱱,ge̍h-loē / goe̍h-lē,月鱧魚(Channa asiatica),有見寫成「月鱺」。月鱧屬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
136、塗虱,即鬍仔鯰,鬍仔魚,塘虱。烏鯰(o·-liâm),也是鯰魚的一種。
137、鯽斑,chit-pan,一種魚。海鯽斑,就是黑鯛。
138、烏耳鰻,o·-hī-môa,學名「鰻鱺」。
139、蕨仔乾,keh-á-koaⁿ / koeh-á-koaⁿ,蕨菜乾。
140、豆乾,tāu-koaⁿ,豆腐。
141、高錢,ko-chîⁿ,正月初九天公生,祭拜天公所用的黃色長條狀紙錢,通常用一對綁在甘蔗兩旁。「高錢」是一種黃色長條狀的紙錢,約一尺一寸乘五寸九分,內有六條長鋸齒紋,鋸齒紋又有十二齒、二十四齒、三十六齒之別,故又稱為「長錢」。有一種較大型的,七爺、八爺,或千里眼、順風耳等神將在出巡護駕時即繫於帽下;另一種較小的高錢,則用於祭拜天公。
142、壽金,閩南民間用來祭拜神明的金紙。金紙,專用於祭拜神明。而銀紙則用於祭拜祖先及陰鬼。金紙銀紙,合稱「金銀紙」(同安腔),也叫「壽金銀仔」(漳州腔)。而準金銀紙則陰陽皆可。金紙、銀紙,各有很多規格講究,依祭拜的神格、鬼格的高低不同而分別使用。金紙,有分天金(天公金)、壽金、刈金、中金、福金。壽金,以大小不同分為大花、小花,壽金上裱有箔,箔上篆有「壽」字朱印而得名。壽金是金紙當中用得最為廣泛的,通常用以祭拜一般的神明,如關帝爺、媽祖、城隍爺、土地公等。
143、三界紙,上元節祭拜三界公時(實際上祭拜三官中的天官,這一天是天官大帝的聖誕日),用紙糊三官帝闕三座。三界公,就是「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也,其神格與玉帝上帝一樣尊貴,常代表天公接受信眾的祈求賜福、赦罪與解厄等。
144、尺金,亦稱天尺金,也是祭拜神明的一種金紙。
145、降真爐,kàng-chin-lô·,是祭拜天神時用以燒金紙的爐塔。降真香,是一種線香,祭拜天神時所燒的線香。
146、淨香,chēng-hiuⁿ,呈螺旋狀,禮佛的一種香。
147、束柴,sok-chhâ,禮佛時在香爐裡燒的香木片。
148、金鼓,迎神迎佛時所敲打的銅鑼和大鼓。
149、大鈸、中鈸,指鐃鈸(nâ-poa̍h / lâ-poa̍h)。
150、經衣紙,一種用來祭拜陰鬼的紙錢。
151、替身,一種用草或紙做的人形偶,閩南民間習俗,認為火燒替身,可以祈求袪病。白虎,指白虎神,邪神。中國的道法中,有所謂的為病人所施展的送童子替身、送白虎替身、送天狗替身等道法,旨在袪病。精神紙,可能是道士作法時所燒的符紙,燒紙代表讓病人恢復元氣,精神煥發。
152、篾香,即線香。白束,袋子套子之類的東西。
153、常興、瑞泰、金蘭薰、烏厚、紅蘭、舊露薰,可能都是些薰香產品。
154、雲片糕,又名雪片糕,是一種中國傳統糕點。
155、蔴荖(môa-láu)、米荖(bí-láu),閩南地方傳統甜食糕點。
156、福員,是龍眼。
156、五壽、麵桃,紅龜、紅粿,都是五穀製品,即壽桃、壽糕、龜粿之類的居家節慶糕點。
157、燒金,即祭祀過程中的燒金紙。
158、公捐,kong-iân,指宮廟、寺廟等,接受眾香客、信徒、弟子捐獻。
159、硘仔店,hûi-á-tiàm,經營陶瓷製品、用品的店鋪。
160、大鼎、東洋佮灶磚。這裡所講的東洋,具體所指已不可考。但應該是指日本出產生活器具,應該與伙房炊具有關。會否是後期所講的「日本銅鼎」呢?有待查考。
161、雁子,就是閩南地區出產的雁子磚(gān-chí-chng),長方體燒結紅磚,外表光滑,四周側面有斜條裝斑紋,質地堅固,廣泛用作閩南式建築的牆磚。
162、鐵銚,也叫火銚。舊時伙房燒柴火時,用來挑拔柴火的鐵條。火鉗,是燒柴火時用來夾柴火的鐵鉗。
163、茶鈷,即燒開水的鐵壺。急燒,是熬中草藥用的陶壺。
164、甕鍾,即大肚鍾。
165、香筒,放置線香的筒。宣爐,即香爐。
166、盞,即平底盤。茶甌,即茶杯。茶罐,即泡茶的茶壺。
167、錫瓶,即錫做的酒瓶。花矸,即花瓶。矸仔,即瓶子。
168、什錦碗,古早一種粉彩的碗。斗碗,即大碗。大撇,即大盤子。大坩,大的沙鍋。酒盅盤,即用擺放酒盅的平口盤子。
169、飯斗,即飯桶,裝飯的器具。
170、臭杉柴,即普通的杉木。
171、面桶,即臉盆。骹桶、即洗腳盆。腰桶,是女人用於洗澡的木桶。跋桶,是指用於井中汲水的吊桶。摔桶,即以往手工脫穀時,集脫、採稻米於一體的高大木桶。炊桶,即蒸米糕時用來裝米漿的短木桶。
172、戽桸,是戽斗,用於灌溉農田的戽水的工具。鱟桸,用來舀熱湯熱水的湯瓢。飯籬,是用於從熱湯中撈取飯粒的篩狀大漏杓。鼎簳,是鍋蓋。水升,是水瓢。匏桸,也是水瓢。鼎銼(tiáⁿ-chhoè),即鍋刷。
173、茄茉菜,即菾菜、甜菜。茼蒿,中國也有的地方叫打老婆菜。菠薐,即菠菜。蕹菜,即空心菜。蕗蕎,外形像蔥、蒜,中國有的地方叫火蔥、蕎頭、辣韭或是小蒜。竹仔枝,即腐竹。
174、腰子,即腎臟。
175、一大毬,是指一大沱。
176、豬毛屎尿壅苦瓜。壅,èng,指壅肥。
177、煨,e / oe,即燜煮,一料烹調方法。
178、炕,khòng,即熬煮,一料烹調方法。
179、酒配,指下酒菜。
180、高梁(kau-liâng)、火燒刀,是兩種不同的烈酒。
181、檨仔,即芒果。藍菝,即番石榴。弓蕉,即香蕉。王梨,即菠蘿、鳳梨。田草,即仙草。香果,也叫風鼓,就是蒲桃,桃金娘科。
182、簳壺,kám-ô·,竹製淺扁籮,家用器具。
183、粗糠,即碾米脫殼後形成的穀殼渣。而碎米,則是碾米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破損零碎的米屑。
184、厝埕,居家房屋門前的場坪。
185、曝粟,曬稻米。
186、風櫃,用於揚穀的鼓風機。
187、糴粟佫來挨,意思是「買穀子回來再碾成米(去皮)」。挨,oe,將穀子去皮。
188、姿娘儂,即婦女。
189、等第,即等級。
190、巧物,khá-mi̍h,奇巧的東西。指其中的奧秘,奧妙。
191、敆作,kap-choh,指手工做的小型木作家具。
192、長案,也說案桌。就是指,供奉佛像前面的長形桌。八仙桌,四方形的桌子,桌面較寬,有四條腿,四周共可坐八個人,猶如八仙而得此雅名。
193、交椅,舊時的靠背椅。几桌,一是指客廳擺在沙發邊上的四角小茶几;二是指大堂所供神明前面用於擺置香爐的「几」形桌臺。
194、六仙桌,也是一種桌子。椅頭,是小凳子。椅條,是長條椅。學士椅、太師桌等,都是一些不同規格功用的家具。
195、柴屏,即木做的屏風。骹踏枋,即大床前面,用於墊腳上床沿的木板。
196、桌枰,即普通的平板桌。桌櫃,即用於裝傢具東西的木櫃。櫥門,即櫃、櫥的門。
197、中樑,即房屋的脊樑。中門,即房屋的正門。楹桷,即支撐屋厝的承重構件——棟樑。椽板,即放在檁上架着屋頂的木條——椽子。
198、石珠,就是類似廟柱的根基部位的圓球狀或鼓形的石基。瓦筒,即圓瓦,半圓形的圓瓦。瓦甓,即屋瓦與牆磚。
199、年暝兜,即年關。漳州腔好講「年暝兜」,同安好講「年兜」。
200、冠笄,閩南人的子女成婚時所做的一種類似古代成人禮的儀式,即新郎戴帽,新娘梳頭盤髻。冠,即帽;笄,即簪。
201、儂馬挨挨,即人很多,很熱鬧。
202、姿娘請做客,意思是說新婚婦人回娘家宴請親朋。
203、做五福,即唱「五福戲」。五福,即五種福氣,長壽、富足、健康、平安、好品德。
204、唱郎君,是指演出郎君戲(南管)。
205、唱崑腔,唱「崑腔」曲風,指演奏悠閒的太平樂。
206、迎尪,是漳州腔,同安講迎神。漳州話的「尪公」是指神明。
207、車鼓歌,即演出「車鼓弄」的曲藝。涼傘,也是閩南人的一種曲藝。
208、香案,即敬佛敬神的供桌。
209、嘻嘻嘩嘩,指人聲鼎沸,熱鬧喜慶。
210、爐主頭家,指主持喜慶祭拜的主祭者,每年都經由擲筶產生。
211、亂彈(lōan-tân)戲,四平(sù-phêng)戲,大班(tōa-pan)戲,潮調(潮州戲)、老戲(lāu-hì)、嘉禮(偶戲)、白字戲(用群眾日常語言演出),均是不同風格戲曲。
212、擔籠,也講「籠擔」,即有蓋的竹製箱簍,一副兩隻,用扁擔挑。
213、火碗,即火盞。添火碗,就是往火盞裡頭添加燃料。
214、車肥糞,運載肥料去施肥。
215、鐵搭,是一種農具,四齒或六齒,其齒鋭而微鉤,似耙非耙,劚土如搭,所以叫鐵搭。割耙,一種農具,用來耙松犁過的土垡。割耙齒,即割耙的齒牙。犁頭,即犁的翻土的部分,呈弧形樹葉片狀。犁頭壁,指犁刀的刀壁。割鍥,割細樹枝等的鐮鍥。另有「草鍥」,即刀刃呈細密鋸齒狀的鐮刀,用來割水稻、茅草等。棕蓑,即蓑衣。刀枷,即刀鞘刀架。
216、鑿仔(chha̍k-á),木工器具,用於鑿木頭的鑿子。鋸鑢(kù-lōe),即銼刀。擴刀(khok-to),即擴孔刀、擴孔鑽一類工具。轆鑽(lak-chǹg),即鑽孔器。
1

评分次数

  • 在山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