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闽恩教会救赎福州新移民[c]

雖然是講宗教的, 但是可以拿來大致了解福州人在美的情況

[信仰网刊 | 第二十一期 | 2005年2月]
http://www.godoor.com/xinyang/article/xinyang21-02.htm
纽约闽恩教会救赎福州新移民

曾慧燕


全美第一个以福州人为主的基督教会见证闽籍移民辛酸血泪

  纽约基督闽恩教会是全美第一个以福州人为主的基督教会,目前在美国约有七、八十万闽籍移民,也是近年北美华人基督徒中信教人数增长最快的一群。闽恩教会成立16年,被称为「福州新移民的精神庇护所」,见证了闽籍移民的辛酸血泪。
  闽恩教会的成长与闽籍移民社区发展密切相关。九○年代初福建省掀起偷渡风潮,很多福州偷渡客冒死抵达美国后,相当一部分人信了基督教。闽恩教会遂于1988年应运而生,成为福州新移民信奉上帝的启蒙地,不少人视它为「心灵避风港」。
  近年福州新移民急剧增加,在享受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对信仰的渴求也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福州新移民之所以成为基督徒,有人最初是为了合法留在美国,以「宗教迫害」理由申请政治庇护,最后「弄假成真」。有的是陷于人生困境走投无路,或身患绝症觉得来日无多,始信奉上帝。也有的是来美后沦为囚徒,在狱中受感化而皈依耶稣。他们的故事充满血泪。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全美最大的福州人教堂

  中国大陆的宗教政策近年有所放宽,越来越多大陆人民信奉基督教,不少福州人在家乡已信耶稣,来到美国后顺理成章加入闽恩教会。闽恩「走群众路线」相当成功,近年在纽约受洗的福州籍信徒不断增加,华埠闽恩教会的信徒们从16年前的卅多人,发展到如今数以千计,成为全美最大的福州人教堂。
  闽恩教会1988年7月创立,原堂址是租用华埠加萨琳街协基会保罗堂二楼。1992年纽约市政府拍卖华埠亚伦街133号楼宇,这是一座白色古典建筑物,原为一处公共澡堂,闽恩教会竞投得标,1993年后搬到上址落户安堂。
  闽恩教会创办人之一郑成珍回忆了闽恩教会的创会过程。1987年,她在中宣会认识一位80多岁的张姓福州籍基督徒,尽管听不懂国语和广东话,仍坚持到教会来「敬拜主」。「张姊妹」住在六楼,没电梯又缠小脚,她对上帝的虔诚深深感动了郑成珍。而后「张姊妹」还带了一位70多岁的「姚姊妹」来聚会,也是只懂福州话。郑成珍心想:「能有一个福州语的教会多好。」从那时起,她开始祷告。
  不多久,郑成珍听说有一个福州人的团契在家里聚会,她就找「张姊妹」一起去。那天的聚会只有十多人参加,但气氛很好。她讲了希望成立福州语教会的心愿。来自香港的福州人陈书藩,也讲了他为甚么要撇下妻子儿女来美国,「就是想能像香港一样成立一个福州语的教会」。大家一拍即合。
  随着福州籍信徒人数不断增加,大家开始为聚会的地方祷告。1988年,位于华埠加萨林街的协基会保罗堂,表示可以将下午时段租给福州籍信徒聚会,于是全美第一个讲福州语的教会隐然成形,命名为「基督教闽恩堂」,首任牧师是刘扬芬。
  闽恩教会由最初几十人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人,租来的地方不敷应用了。大家同心合力寻觅新址,1992年顺利买下亚伦街现址,一年后修建成今日能容纳四百多人的礼拜堂。再从华埠一间教会发展到布碌仑共两间教会,第三间拟在法拉盛兴建的分会也在计画中。

信徒不断增长且年轻化
  闽恩教会目前约有二千多名信徒,以福州人为主,年龄趋向年轻化。教会牧师陈召清表示,教会每年两次的浸礼,由以前每次卅余人,增至现在五、六十人。华埠闽恩教会平时的主日崇拜,通常有五百人,每逢复活节、感恩节及圣诞节等大节日,多至千人。
  纽约「第三华埠」布碌仑八大道附近,聚居着三万左右的福州人,布碌仑原来没有专门讲福州话的教会。闽恩教会为了吸纳新血,2001年在布碌仑六大道夹 52 街,购买一块占地300平方尺的空地,集合众信徒之力,于2003年建成一座六层楼高的新教堂,即布碌仑闽恩教会,平日约有一百人参加主日崇拜。
  近年越来越多有经济实力的闽籍基督徒涌往纽约「第二华埠」法拉盛,以及皇后区靠近长岛的小颈、贝赛及新鲜草原一带定居,因此闽恩教会现正考虑在法拉盛兴建第三间教会,并已在同属皇后区的「第四华埠」艾姆赫斯特开设查经班。
  由于旅美福州人大多经营外卖中餐馆,闽恩教会的信徒流动性非常大,同时不断有新人加入。陈召清牧师认为这是「好事情」。因为「那里有福州人,那里就有外卖中餐馆」,福州人的中餐馆在北美遍地开花,「上帝的福音」也跟着传向各地,陈召清用「奇妙」来形容这个现象。
  陈牧师说,福州新移民离乡背井来到美国讨生活,绝大多数没有合法居留身分,很多人身负巨债,薪资微薄,每月除了要还偷渡费,还要寄钱回大陆,不但身体辛苦,心灵也在受苦,教会是这群孤身在外的新移民的精神支柱。
  陈召清说,教会针对福州新移民们的需要,经常举办各种免费英文班,包括如何找工作、餐馆实用英语会话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付餐馆工作及融入社会,同时还从精神上、生活上关怀他们,协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落地生根,这是教会新成员每年都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只要有人向教会求助,无论是何种情况,教会来者不拒,并针对各人情况提供帮助,包括呼吁善心人士为一些遭遇巨大困难的人捐款;为申请政治庇护的信徒开具参加教会活动和受洗证明等。
  新移民中适婚者众,有的年轻人到教会除了寻求宗教信仰,也为了寻找心灵契合的结婚对象;也有人因为自己「没有身分」,希望找到「有身分」的另一半,以解决居留问题。有的新移民出于好奇跟随亲友来教会,一个带一个,因此认识了上帝成为基督徒;有的是本身已成为基督徒后,希望另一半也是基督徒,另一半跟着来教会,不知不觉就接受了上帝。
  陈召清说福州新移民有了宗教信仰后,不仅是心灵转变,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的转变尤其可贵。在中国人的文化中,仇恨和报复最可怕,而基督教讲求宽恕和爱人如己。福州人较重视口头承诺,涉及金钱利益时借贷双方很少立字据签契约。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开餐馆的合夥人身上,时常发生金钱纠葛;也有的是亲友间借钱,最后有人借了钱不认帐,讨债人要不回自己的钱,恨不得要开枪把对方杀掉。
  陈召清说,有些人信了上帝,马上好像换了一个人,欠债的良心发现,主动还钱;借钱给人的也不再得理不饶人。有的中餐馆老板原来对员工非常刻薄,信了上帝后,学会了善待员工。本来主雇双方存在利益冲突的,若大家都是基督徒,彼此关系可能更和谐。他也见证过不少从前为非作歹的福州移民,信了耶稣后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所以他强调宗教信仰的重要性,不但可以减少社会罪案发生,还可以降低黑暗面。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教会扮演心理辅导角色

  许多闽籍移民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们大多是举债偷渡,来美后面对的困难比来自其他地方的华人移民要多,内心的苦处不足为外人道。
  陈召清说,教会经常接到一些新移民在濒临绝境时的求助电话,只要他们愿意打电话,通常就「有救」,教会要做到有求必应,「这是上帝赋予我们的使命」。
  他说自从手机风行后,功能无以弗届,对联络沟通新移民起了重要作用。许多昔日闽恩教会的成员,散居全美各地,从前手机未普及时,彼此联络不易。有了手机,已不存在距离远近的问题。他平日一大半的时间,都得花在接听电话上。
  陈召清说,闽恩教会经常扮演心理辅导的角色,为遇到困扰的闽籍乡亲排忧解难。他经常鼓励远在外地的福州人,遇到问题要打电话。有时对方有烦恼,要不厌其烦开导。他们最开心的一刻,便是终于还清了偷渡债,「无债一身轻」,陈召清常常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他最难忘的一次,是有位年轻的福州人,在还清所有债务的那一天,跑到教会激动地抱着他,喜极而泣说:「今天我终于还清最后一笔债了!」
  在外地经营餐馆或打工的福州人,每隔一段时间回纽约探亲访友时,也会顺道探访闽恩教会,感觉上就像「回家」一样。闽恩教会针对特定的对象,设有家庭营和青年营等不同团契,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让他们享受大家庭的气氛和温暖。
  一些旅美福州人在休息日喜欢呼朋喝友打麻将,或到赌场「试手气」,上瘾后不可自拔,不但将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输得一乾二□,来美多年仍无力还清赌债,有的家庭因此破裂。闽恩教会辅导过多名「赌徒」,有的借助宗教力量成功戒掉赌瘾。例如有个福州新移民染上赌瘾后,妻子苦口婆心屡劝无效,被迫下堂求去。夫妻分离五年后,丈夫信了上帝,痛改前非,妻子与他破镜重圆。
  陈召清与太太陈谢素芳来自新加坡,两人是在新加坡神学院读神学时认识,进而结为夫妇,随后加入福音自传会在教会事奉25年。1986年来美,在德州达赖斯「使者机构(AFC)」负责美南大学生工作,长达14年。陈谢素芳祖籍福州,有感海外的福州同乡需要福音和属灵供给的迫切性,与陈召清于2000年初双双到纽约闽恩教会事奉。陈召清不会讲福州话,用国语讲道,福州话同步翻译。
  陈召清说,传道的对象从大学生转为福州新移民,改变了他的后半生,每天的生活忙碌充实。不过,他常常有感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个人时间和能力太有限,有时会有一种无助感,恨不能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陷于人生绝境求助上帝
  有的福州新移民是在狱中信奉上帝的,1996年入狱的卢扬豪是其中一例。在几名同案中,他是刑期最重的一个,由于三项罪名全部成立,合起来判了75年至终身监禁。
  卢扬豪在狱中看《世界日报》时,读到《见证如云》的一篇见证,他还未弄清楚这是什么机构,看到上面有地址,「就急忙糊里糊涂写信去请教被困惑的事」。有一位杨妈妈很快就给他回了信,并给他寄来几本基督教读物,他才知道这是基督徒的回信。
  他自言本来是很抗拒基督教的,但看到他们的爱心及免费赠书的热心,使他产生好感和好奇。他第一次学祷告时,居然流泪了,那是他懂事以来第一次流泪。从前他一向我行我素,天不怕,地不怕,连枪指着他的头,他也从不低头。「没想到,我竟会对一位看不到的神,如此谦卑,屈膝低头,祷告流泪」。
  卢扬豪信了上帝后,虽然身体仍在牢房,但「主耶稣在心中」,他不再因重判而绝望,「因为我知道上帝所喜爱的,他必会鞭打管教。何况我以前走在罪恶的道路上」。
  不少从福州偷渡来美的非法移民,以「政治庇护」为理由申请合法居留,结果弄假成真。例如林晓钦来美后申请政治及宗教庇护,为了应付法官在庭上的盘问,同时也担心在法庭上闹笑话,「不得不到教会了解一些宗教方面的知识」、「即使做假也要做得像样一点」。1997年5月,他在同乡的带领下,第一次参加闽恩教会活动。
  林晓钦以前听过别人传福音,但「觉得这些道理太玄秘。什么耶稣救罪人啦,人有灵魂,天堂地狱、审判什么的,像神话一般」。他根本无法接受。这次跟同乡到教会,出于基本礼貌和尊重,他安静坐在那里,想看看教会是怎么一回事。他听教友们唱的诗歌「满悦耳的」,也跟着一起唱。
  「很奇妙,唱完了诗歌,我心灵中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安、充实与喜乐。」此前,他为了追求幸福生活离乡背井,「以为从此就可以飞黄腾达」,但现实往往是理想的反面,一个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从前在福州老家时,受父母呵护疼爱,来美后孤身一人,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除了工作的压力外,常常感到精神空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接受了基督后,他「好像越过了可怕的严冬,迎来的是春天的生机」,从原来的绝望无奈中走出来。他认为找到耶稣是「来美国最大的得著」。
  为了达到在美合法居留的目的,有的福州非法移民不惜捏造在大陆受政治或宗教迫害的事实,但信了上帝后,有人在法庭说假话时,内心挣扎、不安。刘用香是其中一例。
  1994 年冬,刘用香以2万4000美元的代价,从福州到广州坐船偷渡美国。经过75天「怒海余生」的海上生活,终于成功进入美国。最初交不出偷渡费,被蛇头打得遍体鳞伤。几个月后,患了严重的风湿病,由于身负沉重债务,舍不得放下手边工作,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连走路都有困难。
  有位闽恩教会的信徒,知道了刘用香的困难,就叫他住在他的公寓里,不收房租,隔壁就是闽恩教会,他可以勉强走到教会祷告。他的脚每逢周六就痛得厉害,有天晚上又是周六,他知道可能又要开始剧痛,马上祷告,第二天竟然好转了。在生病期间,他得到许多教友关心,觉得很温暖。
  几个月后,他准备在美国申请政治及宗教庇护,律师为他编造了「受迫害」的事实。出庭接受问话时,要在法官面前举手宣誓说的都是真话,刘用香认为「举手是向上帝宣誓的」。他内心挣扎得很厉害:「上庭嘛,要在上帝面前讲假话,得罪神;不上庭嘛,就失去了一个机会。我几天几夜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妈妈提醒我:『上帝已经医治了你的病,为什么要得罪上帝呢?』于是我放弃了上庭的机会。」
  闽恩教会还有两位基督徒,申请政治庇护失败后,经过祷告,「清楚知道上帝要带领他们回中国」,便义无反顾地回去了。也有几位信徒「顺服上帝的旨意」,在法庭上表明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承认政治庇护的理由是假的,以诚实的态度面对法官,反而感动法官批准了他们的申请。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人生尽头认识神的开始

  有些人是遭遇意外后,在病榻上信仰上帝。所谓「在人生的尽头就是认识上帝的开始」。当他们走投无路、觉得被全世界的人背弃时,只有上帝来看顾,格外容易被打动。例如因车祸造成中枢神经严重受伤而高位截瘫的陈芳、因他人纠纷被无辜枪伤导致终身残废的彭骏华,以及跳楼跌断脊椎骨的刘杰超,都是在住院期间「信主得救」,借助宗教力量在痛苦的深渊中得以自拔。
  刘何杰超来说,身为家中的么儿,集父母兄姐之爱于一身,却不顾家人劝阻执意偷渡来美。经过千辛万苦,忍吞着血和泪的艰难来到美国,却被迫从三楼跳下,不幸跌断脊椎骨。医生告诉他将终身瘫痪,那年他才27岁,无法接受失去行动自由、在轮椅过一生的事实。他心中的怨恨巴不得把整个世界吞噬。
  他躺在医院病床时,多么希望得别人的安慰和爱,「哪怕是跟我讲一句话,也会让我开心。」但在美国举目无亲,他以前认识的朋友,害怕被连累,连打电话给他们也是讲不了几句就收线,微小的愿望似乎成了奢望。这时闽恩教会一位信徒到医院探望他,让他感动得流泪。
  此后,闽恩教会的两位教友每逢星期天,不顾一周工作的辛劳,风雨无阻到医院接他参加教会崇拜聚会,散会后又送他回医院。他们之前根本不认识,非亲非故。「这是因着上帝的爱,他们才心甘乐意付出」,甚至在生活上也帮助他,饿的时候给他带来便当,使他深深体会到「神的温暖」,抚平了他的创伤。
  1996 年来美国的陈其,最初在纽约上州中餐馆工作。2001年,因为健康出问题做不好事情,后来更罹患精神疾患。2002年,他住在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时,突然想到二次大战中,德国纳粹毒死犹太人的一幕,他产生「收容所正在毒气包围中」的幻觉,为了「逃生」,他从三楼纵身跃下,摔跛了一只脚,此后更难找到工作。
  身在异国无亲无故,如何生存?幸得基督教刊物《号角》披露他的境况,获得善心人士捐助,此后他便成为闽恩教会的一员。他说,如果当初在纽约上州工作时就能找到教会,或许他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了。现在教会已成为他活下去的主要精神支柱,让他心灵获得慰藉。

淘金梦碎踏上回乡路
  在众多福州偷渡客中,也有的人被迫面对淘金梦碎的事实。如38岁的福州移民何杰超,1年前抱着到美国「淘金」的梦想踏入美国。1993年,他受一名外州打工的友人委托,向一名蛇头讨回扣押的护照。蛇头与他约好取护照的时间、地点,见面后却告诉他,他的友人还未还清偷渡费,只好将他当人质来抵债。
  何杰超被关押在法拉盛一个三层楼的公寓中,蛇头天天威胁他必须付清友人的偷渡费。三天后,他趁看守人一时疏忽,从三楼跳楼逃跑,当场摔断脊椎神经。路人看到他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痛苦万分,立即报警送院抢救。一住就是四年,直到1997年才出院。
  住院期间,闽恩教会教友到医院传福音,何杰超获得他们关怀,重新恢复生活信心,并成为基督徒。出院后前往印地安纳州一家神学院攻读神学,渐渐改变当初不惜一切代价来美赚钱的观念。
  何杰超跳楼获救后,纽约移民局及警方开始追查非法关押他的蛇头。蛇头四处逃亡,对何杰超怀恨在心,扬言报复,何杰超萌生「不如归去」的念头。2003年3月,坐着轮椅的何杰超如愿回到福州长乐。他身残志不残,决心将上帝的福音向家乡人民传播。
  闽恩教会救赎福州新移民的故事,2003年12月底上了英文杂志《城市边缘》(City Limits)的封面。该期杂志刊出由纽约市立大学勃鲁克学院社会学教授柯广仁(Kenneth Guest)撰写的有关闽恩教会的专题报导,形容该教会是处在华埠社会地位及经济底层的福州新移民相濡以沫的避风港。自1990年后,成为最新一波福州新移民寻求永恒救赎的所在地。
  柯广仁在报导中以感性的笔触写出福州移民生活缩影。早在10年前,他就对纽约华埠的宗教信仰产生兴趣,著作包括 2003年出版的新书《华埠的神:纽约新移民社区中的宗教和生存》(God in Chinatown: Religion and Survival in New York's Evolving Immigrant Community)。柯广仁以社会学的观点来观察华埠的信仰活动。他发现除祷告祈福外,华埠的庙宇、教会还提供了新移民暂时栖身、寻找工作、延请律师的转介功能,甚至还能周转金钱、汇款回乡等。
  柯广仁指出,纽约华埠是许多福州人到美国来的第一站,他们在此地实现找工作、住屋的基本需求,由于传统华埠社区以讲国语和广东话为主,这些华人用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形成了一个孤立福州人的小圈子。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数十万福州人皈依

  不过,时移世易,今非昔比。闽籍移民如今已在纽约华人社区崛起,改写华埠政治经济版图。近十多年来,传统华埠的变化翻天覆地,过去冷冷清清的东百老汇大街,如今变成热闹繁华的「福州大街」。「第二华埠」法拉盛十多年前尚不成气候,现在无论商业规模或人气,已超过曼哈坦的传统华埠,餐馆超市林立,周末假日人潮汹涌,这些变化主要来自福州、温州新移民的不断涌入。
  美国福建同乡会主席陈清泉指出,目前全美的闽籍移民有七、八十万,仅纽约一地,就约有四、五十万,比10年前至少翻了一番。福建侨团原有廿多个,现已增至一百多个。过去纽约华埠以粤籍移民为主,如今闽籍移民已超过广东人,跃居纽约最大的华人移民群体。
  在美的闽籍移民实际人数有多少?闽恩教会首任牧师刘杨芬在一篇《如何抢救60万福州人灵魂》的文章中回忆,若干年前,纽约一位女法官要求他出庭为申请庇护的福州籍基督徒林晓钦作证。庭审结束后,女法官要他留下来,问他是否知道福州人在美东五个州的非法移民有多少?刘杨芬说不知道。女法官告说总共有40 万人,「你们闽恩教会是唯一说福州话的教会,要好好带领他们信耶稣」。后来刘扬芬向时任福建公所主席的卢放松求证,卢说:「恐怕不止40万,总数有60万吧。」
  布碌仑应许教会黄福牧师指出,他在布碌仑八大道讲道22年,亲睹布碌仑华人社区由过去讲台山话、广东话,到国语、福州话的不同变迁,目前连教会也要因应形势需要增设福州堂。应许教会在布碌仑成立已有廿多年历史,在布碌仑闽恩教会落成前,曾吸引许多福州新移民。
  黄福说,福州新移民几乎80%至90%没有合法居留身分。许多身负巨额偷渡债的福州籍信徒,平日都没有奉献习惯,更不用说拿出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了。有些福州新移民到教会一段时间后,往往由于舍不得奉献而远离教会。

教堂完婚近年蔚为风尚
  在纽约的福州籍基督徒选择在教堂完婚近年已蔚为风尚。过去福州新人都喜欢选择传统结婚仪式,在热闹的大酒楼宴客举行婚礼,近年越来越多的新人成为基督徒,这一传统习俗正在改变,不少新人向往教堂神圣庄严的气氛,改为「婚礼二部曲」──西式婚礼中式宴席,即白天在教堂由牧师证婚,晚间再到酒楼举行喜宴,有人更乾脆在教堂宴客。
  例如闽恩教会传道人陈松曦与同为基督徒的吴日晶,全程在教堂完成婚礼,不但由牧师主持结婚仪式,还在教堂设席宴客。当天许多在餐馆工作的教友都请假到教堂帮忙,新娘的三位伴娘也从上州或外州专程赶来纽约。许多福州籍餐馆名厨特地请假大展厨艺,做出数十道美味佳肴,令出席婚礼的五百多名来宾赞不绝口,认为无论气氛还是菜色丝毫不逊大酒楼。
  陈召清牧师说,如今闽恩教会每个月几乎都有5至10对以上新人在教会完婚。他主持闽恩教会五年来,大约已为130对福州新人进行婚前辅导及证婚。
  福州籍新人在《婚礼进行曲》中双双步入教堂,牵手踏上红地毯的另一端,由牧师主婚,在神的见证下许下斯守一生的盟约,近年已成为纽约华人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原载世界周刊2005年1月2日)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我姑丈也算福州人吧
在麦阿密那边做生意,周末去教会。类似于华人周末的聚会,未必都信教的。

台籍华人和闽南移民呢?他们的移民没有那么大量集中和引人注目吗?台湾原来有一句话,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
尊重是一种美德。
台灣跟中國的情況應該不同吧, 他們的教會應該會派出海外牧養人員隨蹤而至吧.  這個問題應該讓葉兄來介紹下.
至於閩南的移民, 感覺現代他們移民不如福州盛吧? 如果海外有台灣人建立的閩南語教會, 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夠融入進去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文章、。
原来那个网站我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