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方言

◎杜忠全

就自己在臺北那幾年的接觸而言,如果碰到不懂說方言的,往往那不是外省籍的同學,就是大臺北地區長大的城市小孩了;對這一部分的人們而言,“國語”(即我們的華語)即他們的“母語”,方言幾乎是不存在的了。至於那些南部上來就學的,無不說得一口流利的方言——有些甚至連“國語”都帶上方音,但沒人在意的,反正不上電臺做廣播,誰講究字正腔圓?

只是,也許是大勢所趨吧,後來這些“國語人”也開始學起主流方言,以利將來在社會上溝通?於是乎,原本早年在臺灣當局的“國語運動”下幾乎要被連根拔起的方言,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又“敗部复活”,迄今方興未艾,甚至已納入國民教育的教學體制,迄今可說生機勃勃。

當年在臺北的山崗上,同學向我說起他們的“國語運動”,說起那“說方言罰款”的陳年舊事,我一個勁兒地點頭,並且告訴他說,“我們那裏也是這樣呢!”在南中國海的南北兩端,我們的時代經驗竟也有所重疊,他聽了笑說,“原來我們都是受害者啊!”然而,馬臺兩地的情況畢竟有別,他們那是國家教育政策的強勢落實,我們這兒則純屬民間團體的推動,力道畢竟有別,惟其結果卻大致相似就是了。

只是,一個時代過去之後,他們那裏已著手挽救處於頹勢的母語方言了,我們依然無動於衷……

或許吧,當年倡導說標准語的未必就主張不說方言,標准語與方言也並非不能兩存的。只是,一個勁兒地倡導講華語,方言的生存空間卻遭大肆壓縮乃至斷層,當年的運動倡導者,或許也料想不到這樣的局面吧?話說早些年頭一次到中國大陸,無論是在水鄉集鎮還是蘇州、無錫等江南大城,耳聞當地人的交談,往往都是地方土語——作為遊客的我們當然莫參其詳,他們卻七情上面地談興正酣,待得轉頭面向我們,才轉換聲道說起普通話來。說真的,在那叫吳儂軟語填塞滿耳的當兒,我還真有種被欺騙的感覺:人家明明就是“講方言,多親切感”嘛!華語或普通話,分明那是用來跟外鄉人或像我們這般的陌生旅客溝通的;面對自己的同鄉,說的當然是鄉音啊!

當年把講華語搞到家庭生活裏——甚至連白發長輩跟後輩兒孫都口齒不清地說起華語來,以致抹殺了傳承母語方言的學習環境,這又何必呢?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光明日報,好評版,掩卷沉思-26)

原文
反切:
頭字,管調性(陰陽),管聲母。
尾字,管調類(平上去入),管韻母。

1 陰平;2 陰上;3 陰去;4 陰入
5 陽平;6 陽上;7 陽去;8 陽入

一筆一劃皆財富,
識繁識簡通今古。
原帖由 南洋島民 於 2011-8-16 11:44 發表
◎杜忠全

就自己在臺北那幾年的接觸而言,如果碰到不懂說方言的,往往那不是外省籍的同學,就是大臺北地區長大的城市小孩了;對這一部分的人們而言,“國語”(即我們的華語)即他們的“母語”,方言幾乎是不存在的了。至於那些南部 ...
對於版主的一席話,在下也頗感認同,甚至是深有感觸。

北部的孩子因為生活優渥,父母親供給良好教育,

但,倒頭來長大後的他們品行及各方面行為卻遠不及貧疾鄉下出身的南部孩子。

相對的,說方言的重要意義在於-教我們不能忘本。

雖然國民黨極力推行"國語化",但仍舊抺不去我們堅持愛方言的決心,

因為,守住方言=守住自己的根與傳統‵風俗。

人若是守住自己的根,自然不易忘本;守不住自己的根,隨勢而生的人往往禁不起考驗。

於是,他們對於傳統倫理‵尊師重道‵做人是非等,也就不是那麼重視了。

這是時代變遷的悲哀,人們受到良好的教育與改善生活品質,

卻迷失了最初的純樸之心,最後,不但害了自己也誤了家人‵社會,

剩下的是什麼?一椿椿不忍卒睹的人倫悲劇,不外乎是禁不起壓力的社會自殺事件。

所以,傳統不等於守舊與頑固,那些沉迷於浮華世界的現代年青人可曾想過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