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环县地名文化

浅谈玉环县地名文化
来源:玉环县地名规划公示
http://yhnews.zjol.com.cn/agyh/dmgh/dimingguihua.doc

玉环位于浙江东海之滨音,兼有半岛与海岛,地貌兼有丘陵与海岛特征,文化海陆交融,造就了玉环地域独特的海陆文化群落。地名作为地域人文群落最基本的文化传承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群落最典型的自然与人文积淀的忠实反映,玉环的地名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

地名是人类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名早已超越了它作为指代性符号的最初定义,成为继承了该地历史文脉和民生记忆的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是民俗心态的形象反映。

地名受到历史、地理、习俗、语言、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等多方面的限制或影响。其得名都是名之有因的,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义、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各有规律。玉环地名也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格,剖析探讨玉环的地名特色,寻究其脉络,可以折射出玉环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能更好地指导现今的地名规划和地名管理工作,促进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

玉环位于浙江东海之滨,属于长三角16个城市群南翼,既是台州地域的“好望角”,又是温州隔湾的延伸港。辖地东海西湾,海门隔地,海湾交流,海陆兼融,加上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殊的浙东南丘陵地貌与东海岛屿地貌特征,造就了玉环地域海陆文化融汇并蓄。

一、地名文化的采词构词手法多样

“蓬莱清浅在人间,海上千春住玉环。”打开区域地图,玉环由楚门半岛,玉环本岛及周围100多个岛屿,岛礁组成。玉环现有52个半岛,岛屿地名,70多个岛礁地名,厮守着碧海蓝天的淼远,夹带着浪遏飞舟的泰然,定格了漪旎风光的恢宏,透射着民间渔俗的纯朴,彰显着海纳百川的豪迈,点缀着璧玉金石文化的高雅;熏染了草木文化的精华;浸润了亲水文化的灵动,捎带着数字文化的机巧与风水文化的奥妙,更有摹形状物、信仰企望、新旧对比、大小印证,前后观照、里外呈现,上下映衬,无不表现了地名文化的独特与奇妙。

据考古获悉,早在新石器时代,玉环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个朝代,玉环为“扬州之域”;自唐至元朝归乐清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玉环厅,隶属温州府;民国元年,废厅设县,改称玉环县。在《太平寰宇记》:玉环因“上有流水,洁白如玉”而得名。南宋曾觌咏道:“天宝妖尘暗两京,祸从妃子笑中生,玉环两字真堪恨,好与青山改别名。”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玉环这一台瓯之间的“海中一抹”(徐霞客语),在明代嘉庆年间,作为乡都保留了下来,至今继续使用。

在〈〈嘉靖太平县·志卷之二·地舆志下·乡都〉〉中,玉环乡有33都,辖地是玉环本岛的分水山至桃花岭北侧、楚门半岛以及温岭横山与岙环、江绾等地,其中的三山、芳杜、徐都、蒲田、清港、渡头、田岙、小闾、后湾等一直沿袭使用。古地名中的竹岗,现在成了异地小竹岗,樊塘简作凡塘,羊坑改作洋坑、水动改作水桶岙、陵门改作灵门、芦殊改作芦岙,箬岙异简成日岙。今人在阅读地方志书典籍时,往往会发现写法不同的地名,但前后志书、典藉并非误记,而且各有它们的渊源来历。

玉环地名的采词方式以其形象、关联、景观、位置、颜色、传说、物产、大小和数量等命名,全县岛屿55个,行政村村名276个、自然村片名称1000多个、居委38个。

1.形象命名法就是以岛屿、村/片、居的总体或主体的形状出发,以象形的办法命名岛名.以形象作为第一次序命名的,地质类象形的,如珠港镇有乌岩嘴、江岩、白岩、沙岙、黄泥坎、玉峰、白碇、赤土岗、石峰山、双峰、凤凰山、花岩礁、洞安坑;蟹钳山头、龟山、田螺山、马槽、黄狗盘、水桶坑、仓坑、灯台山、虎京(鲸)、火叉口、龟山、龙头、刁鹰岩、龟龙头、米桶岙、路鸶樵(礁)、鹿洞、龙角尖、龙山、铁龙头;全县岛屿有内冬瓜屿、饭筚屿、小乌岛、金鸡、草捆屿、冲担屿、小洞精(镜)、大洞精、砚黑屿、目鱼屿头、鸡冠山、圆屿、鸡蛋山、鲎尾屿、大鹿山、浪珰、冬瓜屿、老鹰屿、横趾山等;地貌类象形的,以全县村片、岛屿为例,有“岙”94个,“塘”79个,“坑”51个,此外,“山”与“岭”地名也不少.

2.关联法主要用在面积较小的自然村、岛屿上,主要是联系邻近的岛屿、村落、岬角、海湾名称命名。

以关联法作为第一次序命名的,以全县岛屿为例,如因位于大洞精岛、大鹿岛等附近而联想命名,如小青山、大横床、小茅草山、鹰婆岛、小担岛、内冬瓜屿、小乌岛、下小屿、后草屿、小洞精、下老鹰、小鹿山、小披山、下浪珰、内黄门山、下前山等;以珠港镇为例,如表现姓氏族第所在村落的,有苏家山头、谢家山头、陈家山头、张家山头、金家山头、曾家山头、叶家山头、陈家里、赵家里、柯家庙、林家前、池家里、徐家里、华家里、后李、前李、后张、后杨、下庄、岙底张、庄家内、陈家内、前杨、骆家内、外叶、后陈、前陈、上黄、卢家山头、内叶、外叶、赫后、骆厝等。

以关联法作为第二次序命名有的朝阳陈家、老鹰屿、下朝阳等区别于陈家、上老鹰、朝阳堂等为避免重名,又相互关联。

3.景观命名法就是根据某些岛屿,村落所反映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植被,特殊地貌等地理景观命名的方法。如,山洞、天然桥、沙滩、奇岩、怪石。以景观作为第一次序命名的如玉环县名、城关玉水、玉潭、流水岩头、黄泥坎、扇子山、响岩等,作为第二次序命名的,如茶头因避蛇头而改为茶头、坐坑因避蛇坑、花岩浦因一花色岩石、高田因地地势之高、道头因是码道头、鹤新因鹤里与新鹤里合称、鸡山因鸡冠山简称、水龙因筑双庙水库并铺设水管蜿蜒似龙、鲜迭而产海鲜较多简写、蝤蛑岙而蠓后困因前路对应取方言谐音等。

4.以位置命名就是根据岛屿、村落所处的方位取名,主要按东、西、南、北和上、下方位词命名。如城关办事处的东青、西青、南山、西山,上白岩、下白岩,上前山、下前山,上樵门、下樵门等;以位置作第二次序命名的村落,如东边、北面、城东、环东、南大岙、中央塘、田中央、南路、西青塘、北塘、环西、上堂、上横、下陡门等。

5、以颜色命名就是根据某些岛屿具有的独特颜色取名。主要有白岩、乌岩、红山、大青、小青、白碇、赤土岗、红岗等;以颜色作第二次序命名有乌岩嘴、花岩礁、烟墩头、黄沙头、黄岩厂、乌岩下等。

6、以传说为第一次序命名的有龙王、小龙王、龙攻门、田螺基、东寺基、又庙、凤凰山、大鹿岛、鹿洞、天马山、双龙、瑶坑等;以物产为第一次序命名的有海鸥、长鳓山、鲎尾屿、蟮塘、密杏、小普竹、采桑、梅岙、老廒前、烧瓦厂等;以大小作第一次序命名的有小塘里、小山、小滩、小塘、塘墩、小岙、小水埠、大岙、大岭头、大坑、大坑里、岙仔、大路等。

7、以数量命名的,如珠港镇,有四份头、九子岙、二条岗、十八湾、三合潭背、十八都、三户头、八万、半山、四份、第六份、亩七、五一、三股塘、十五亩、八万、七坵田、下七坵田、十字路等;如楚门镇与清港镇,有三联、三退、三山里、十亩龙、三眼斗门等。

由此可见,玉环岛屿、村落的名称命名大多以最简单、最直接的直观形象视觉特征取名,用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地名命名方法,如名用词大多比较通俗化。
二、形成现有地名的地理、历史、社会因素

。。。。。

三、玉环地名用词的方言化现象

方言地名的涵义主要有两层:一是玉环的方言对地名命名及其演变的影响和作用,二是玉环方言特有的构词法在地名命名上的表现。

由于地名主要是基于当地居民的代代传承,具备很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一般不易外来语的影响,地名读者采用的多是本地语言、即白读者。玉环在清雍正年间建厅设治时,居民多由太平(今温岭)、乐清、永嘉、平阳等县及福建省迁入,祖籍不同,语言各异,其中玉环岛居民多操福建话、平阳话,温州话,楚门半岛居民多操太平和话(即温岭话)。在这样复杂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地名的读音更显繁杂,各地都具特色。以坎门方言为例,会以“仔”音发“口”,如“岙口”一词,在坎门话中便成了“岙仔”。又如,“海岸”在鲜叠话中发音为“海边”。楚门半岛移民大多从台州一地迁入,但也有闽南、温州及其他地方迁入的,在今干江镇下礁村,有一自然村为下更,闽北方言为“小岙”。可见此地先人为闽北人,因杂居相处多年已同化,不再使用闽北方言。

除了地名命名之后,方言语言对于地名的沿革也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最订的是谐音对地名演变的影响:由于地名的传递多是民间口耳相传,会产生谐音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为使地名显得典雅含蓄,或为依附人们趋吉祥避凶的社会心态,或为书写方便,地名便逐渐因音变而形变了。如古顺这一地名便是源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所建的谷顺院,“古顺”之名便是由“谷顺”音变而来。大小洞精古称“童礁”,后作“铜镜”,最后就其音为“洞精”,谐音而为“横培”。福生院为民间转称“福山寺”而得。在古代还有因发音相似,为避讳而变更地名的饿情况,如玉环古称“榴屿”,因避五代吴越王钱鏐讳,改今名。

再以方言构词而言,玉环的方言有在词尾附加辅词的构词方式。在楚门话中,就有在名词后加“头”的构词习惯:在以楚门话为主要语言的清港镇就有大雷头、塘头、礁头、水埠头、陡门头等诸多“名词+头”构成的地名,就全县境域而言,有后塘头,岭头、甸山头、井头、道头、礁头、桥头等在行政村与自然片中,就有180多个。

珠港镇有个仰天湖村,四面环山,当中盆地,原名仰天窝,后因山上溪水集于村边水潭,雨后似湖,倒映蓝天,便称仰天河,遂成仰天湖。另有一处应捕岙,原本写作捕鹰岙,是个沿海渔岙,因渔民多以近海定筐张网捕鱼虾,网具的名称叫鹰捕,早先写作鹰捕岙,后来因繁几简,便作应捕岙。再有一村镶额,也有说成少额的。原来此处东南面的山有一缺口,溪水流向底,当地人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缺口有损乡容。村人就在缺口架一小桥,以镶不足,故名镶额。因为“镶”字的发音,听起来就像“少额”。再如孔头,原头孔头,因山的开头像犼而得名,后来写作吼头,又误称孔头沿袭至今。今坎门属地有较多聚落地名称为“厝”闽南话是“房屋”,引申为“家”的意思。原双龙乡、西台乡、里黄乡有较的自然村,称为占厝、骆厝、林厝、泮厝等。

参考文献:
杨小法.地名学理论与实践[M].浙江省地质测绘印刷厂,1990
浙江省玉环县地名办公室.
玉环县地名志[M].上海市印刷四厂,1986.
玉环县县志[M].上海市印刷四厂,1986.
玉环县地图册.玉环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M].浙江省测绘大队,1998
支超明.趣谈玉环古代小地名[J].今日玉环,2006.2.24,第三版
支超明.战争烟火留下的玉环小地名[J].今日玉环,2006.3.17,第三版
李仙娟.地名的文化内涵——临猗地名折射出的文化信息[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2,第十九卷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