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西迁民族

第一个是锡伯族,我们班长是辽宁的锡伯族,他今年暑假去新疆寻同族,到那个聚居的县去访问,拍了很多相片。觉得很有意思,锡伯族西迁的路线是从内蒙古最东那边直线过道外蒙,到新疆的。他们的家里,和民族特色都是很东北,甚至比东北还东北,什么喜力妈妈之类的挂件,原本也是满族所祭拜的,还有小孩的吊床,也是原来所谓的东北三大怪之一,在我印象里的东北和满族同学里反而没什么痕迹了。而且他们少数民族自治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团体,大概是叫名词标准制定会,是所有新疆锡伯族有文化的人,对新的名词如(博客.互联网之类的)进行标准化的满文拼法制定。真是迁的远文化保留越好。
第二个是前苏联的东干族,也就是中亚回族,清末穆斯林起义失败后西迁到边境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与国内完全隔离。汉字失传了,他们就使用苏联专家制定的以西里尔字母为蓝本的拼音文字作为书面语言,也在受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有了自己的文学,好像最杰出的一位和肖洛霍夫还有联系。那篇论文把他们的诗歌翻回汉字,我看了,感觉很棒,虽然是华文文学,但是完全没有白话文运动和古文的影响,用词完全的本源,比某段时间泛滥的信天游要人民的多了。由于受到苏联的直接影响,他们的文人诗和民族语言也结合的很自然,反观现在某些人写得所谓翻译体诗歌,基本上可以说是邯郸学步。
所以我觉得闽语文学也应该走民间化的道路。
尊重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