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烟台山畔老建筑

http://www.fjvillas.com/bcjiansan/mingzai/200706/3242.html

  每次坐车通过解放大桥时,总是对迎面而来的烟台山心存遐想。看着山畔绿荫间呼之欲出的教堂尖顶、老屋残瓦,幻想着那里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不知有多少会存活在人们的记忆中。望向车窗之外、烟台山下的栋栋房子,大多已化为了瓦砾废墟,偶尔几片断墙倔强地矗立,似乎作为新建筑诞生的“奠基石 ”而存在着。

    或许对于仓山而言,当年口岸开放所带来的影响,应该不只局限殖民统治时期的那段“不堪记忆”吧。暂且不论西洋文化的介入,为当地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如何的;中击,但不断涌现的教会学校,却是真正地改变了这里的教育格局。行进在烟台山时所见的那一幢幢古老而苍凉的欧式建筑,在收录了当年生活点滴的同时,也让这片有着“小欧洲”美誉的区域,开始了一段不凡的命运。即便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可以在此寻觅到,那一些与近代史紧密相连的学校建筑。 教会学校的纪念品。

    穿街过巷,时而踏踩阶梯,时而循坡而上,便来到了乐群路18号,如今的福州高级中学所在地。沿着围墙行走,让视线越墙而入,可看见夹杂在绿荫之间的红色尖顶建筑分外地显眼。这里曾是英华书院的旧址,是1 881年时由美以美会创立的,那座尖顶的如教堂般的建筑,原本便是作为礼拜堂兼小礼堂使用的。而礼堂对面红色的两层楼高的方正建筑便是同时期的“美志楼” 了。在1885年时,中国最早的基督教青年会由美国传教士施美志成立于此,这栋门、窗、廊柱皆为圆拱的四方型建筑便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当时这里的毕业生可继续到美国大学深造,由此也揭开了福州高等教育的序幕。虽然这两栋老房子作为学校的体操馆与图书馆沿用至今,但外观的整修已磨灭了岁月的痕迹。惟有从建筑样式中还可以看出,当时仓山地区教会建筑的欧式特点。

    拜别完“美志楼”继续移步向前,寻找殖民时期其他教会学校的踪影,发现可以称之为完好的建筑已屈指可数,有些只留下局部一块,供后人瞻仰。位于公园路39 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内的“思万楼”,便是其中之一。1907年,教会在此处创办圣马可书院,又在191 1年与广学书院,榕南等小学校合并,成立三一学校。如今残存的这座建筑虽然称之为“楼”,实际上是一座纪念首任校长、爱尔兰人万拔文先生的钟楼建筑。楼内吊钟曾在抗战期间,福州第二次沦陷时被日本军队拆除企图运走,但其中一个日本大佐因为宗教信仰问题而及时追回该钟,才使得后人得以继续见到它。

“内外兼修”的女子学校

    有别于烟台山麓的其他学校,位于福建师范大学内的校部与音乐系老教学楼,无论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样式,皆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而且保存至今依然完整。

    1914年时,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仓前山的新校址落成,这不仅是美国美以美女布道会在福建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也是长江以南第一所女子大学,并且远远早于男子高校的建立,对当时男尊女卑与禁止女子受教育的传统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1951年4月时,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与协和大学合并成立福州大学,之后又经过两次更名,最终于1 972年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如今,这片建筑在民国后进行了扩充。除了中央的胜利楼外,左右还陪伴有民主楼与和平楼。只需沿着对湖路前行,便可看见这座红墙黑瓦的巍峨建筑屹立在山坡之上。

    虽然,“他”的建设时间与位于魁岐的协和大学各不相同,但却有着极为相似的建筑样式。同样是中式风格的飞檐翘角,同样是巨石砌成的石柱拱门,外型庄严肃穆却又不拘泥于传统,如此便自然地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紧密地交融在了一起,传承至今。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相比,音乐系的老教学楼原本作为“陶淑女中”的校舍与之同为女子学校,但“他们”之间的造型却是各有千秋。如果说校部大楼如同一位粗犷的汉子,那位于师大校园深处的音乐系老教学楼,便好似一位举止端庄的西洋女子,从青瓦白墙的造型中漫不经心地溢出旧时英国贵妇的优雅气质。

“无心插柳”的宗教式教育

    虽然,当时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校舍富丽堂皇,设备很好,读书环境无与伦比,但因其收费昂贵,能在此上学的基本上都是富人家的女孩,故而又被称为小姐学校。相较之下,陶淑女中早期的学生大都出身贫寒,因为这里早期的招生方法是在相当长的年月里免收学费,并供给膳食。其实,陶淑女中资历并不浅,它的前身是英国 “安息问会”在乌石山创办的“安息间会女学堂”。后来由于民众反对洋人入城办学,该校数次迁移,并于1 903年迁入新址后改称陶淑女中。

    到如今已不必过于拘泥于追究洋人办学的真实目的。毕竟,作为近代教会在中国办学最早的地区之一,烟台山畔的教会学校除了宗教道德教育外,还进行着以科学技术为内容的智育教育。英文课的传授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第一代懂得西方科学技术的科学家、译员、教师、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也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百年过去,烟台山畔已是物是人非,惟有这些建筑还坚强地存活着。而那不绝于耳的朗朗书声,其实从来都未曾消失过。

















Three C's define me: Chinese by birth; Canadian by choice; Christian by grace.

(山東)烟台 山畔 老建筑

並且畔好像只能用於水邊吧,我第一次看到山畔這種用法。

那一帶用本地話稱為倉前、倉前山。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回復 #2 Nguang 的帖子

凡是“边”都可以用“畔“吧?“耳畔”等什么词听起来都很通顺嘛。
Three C's define me: Chinese by birth; Canadian by choice; Christian by grace.
是耳旁吧?
描述與山相關的方位詞有山中, 山上, 山腳, 山腰... 我從未看到'山畔'. 何況, 這些老建築也不是在山的旁邊, 有的在山上, 用山畔也不準. 他可能想通過用'畔'使得文章更風雅, 可惜失敗了.

本文的作者應該對倉山沒有深入的瞭解, 否則不至於不會用倉前, 倉前山這兩個地名.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潮汕地区民间通用“畔”训读“爿”pôiⁿ字。所以有很多地名带“畔”,比如“港畔”、“西畔”等。不过山边似乎比较多是说“山边”suaⁿ-piⁿ或“山脚”suaⁿ-kha,而我基本没有听过“山畔”——当然,“山hièⁿ畔”(山那边)就有。

当然,如果不是从方言出发,而是从汉语本身的用法来看,古文中的“畔”一般是指“[江、河、湖、渠、道、路等的] 旁边;附近”。

另外,冬冬那篇转文有个地方有错:
暂且不论西洋文化的介入,为当地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如何的;中击
应该是“如何的冲击”吧...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你们太扣字眼了。畔字我不管它在古汉语里是干嘛的,现代汉语里早就没有这些约束了。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 ... mp;start=0&sa=N

十多年前郑智化唱的《水手》里就有一句“耳畔又传来汽笛声和水手的笑语”,无论是中国还是台湾,限定为“水”边的说法已经过时了。
Three C's define me: Chinese by birth; Canadian by choice; Christian by grace.

回復 #6 GnuDoyng 的帖子

抠字眼也只是探讨一下用法嘛。没有说那篇文章就用错了必须改什么之类。只是发现有一些可以探讨的点的时候,大家拿出来讨论而已。

另外“冲击”那个是确确实实的错误,倒真的应该改一下。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回復 #7 輶轩使者 的帖子

改了
Three C's define me: Chinese by birth; Canadian by choice; Christian by grace.
原帖由 浩瀚 於 2008-11-12 16:52 發表
东东小朋友,你用的头像那老头是谁?
是“冬”!

还有,慈祥和蔼的麦利和先生的头像为什么大家老是认不出来?纳闷……

我目前搜集的来榕传教士的头像在此:
http://en.wikipedia.org/wiki/User:GnuDoyng#Missionaries_to_Fuzhou
Three C's define me: Chinese by birth; Canadian by choice; Christian by 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