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tzdj 於 2009-2-19 00:56 發表
《地方戏曲音韵研究》上调查的昆曲音系根本就是苏州官话。。。声调都跟苏州话一样是七个。。。这个大概可以算苏昆特色。
昆曲其实应该算是个全国性剧种,基本上都号称用中州音演唱。。

越剧主要是老嵊县文读,但是各地 ...
蘇昆是妖孽音,不作數的。
歌仔戲流行於台灣、漳州、廈門,遠至同安,不抵泉州。歌仔戲的發源地是台灣蘭陽平原一帶(主要由閩南傳入台灣的「歌仔」發展而來),成型後,大約於民國初期傳回原鄉閩南,並在漳州、廈門一帶落地生根。而後,它在台灣以及中國的發展,卻因兩地長年隔絕而呈現不同的風格。福建的歌仔戲,有另外的名稱,稱為「薌劇」。「薌」是漳州的簡稱,因為台灣歌仔戲傳到福建之後,曾經有過所謂的改良,技術上的變化,使薌劇有了與台灣歌仔戲不同的風格。在漳州,通常只叫「薌劇」,廈門則稱呼「薌劇」、「歌仔戲」均有。泉州傳統上是不唱歌仔戲的。

台灣的歌仔戲,用的語言是本地的台灣腔。由於台灣腔本來就是漳泉摻濫不均的一種語言,所以,發音時漳時泉,完全因人而異。注意到,雖然台灣各地腔調不一致,但大部分演員表演時不約而同地趨向於使用台灣優勢腔(優勢腔也是漳泉互摻),自覺隱藏本身家鄉口音。

福建的歌仔戲(薌劇),使用語言情況基本上是廈門話、漳州話混合著講。漳州的劇團比廈門多得多,常常走街闖巷到處去演出,戲班有時很不固定,臨戲前拼湊演員的情景司空見慣。以往到現在,在廈門當地演出的漳州戲班很多,傳統上一直保留著廈門演員與漳州演員同台拼湊演出的習慣。正因為如此,傳統的薌劇演出,常常廈、漳語言同台出現,但總的來說漳州話多,廈門話少。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苏昆属于沈宠绥在《弦索辨讹》、《度曲须知》里明令禁止的错误他们一个个犯过来
蘇崑不是還號稱要用蘇州話唱麽,真把崑曲當成自己的地方戲了,這樣的話不如直接唱灘簧去。
他们太急了 如果能静下心来把陆基音系吸收消化掉 妖孽级别还能降一个等第
陸基人家學不會,人家最最歡喜繼青阿姨了。
继美人跟芳美人应该步任白后尘,省得出来放毒

“大家好我是王芳 继姐大我十五岁 ……”
可以一代代傳下去啊,豐美人就可“大家好我是沈豐英,芳姐大我十五歲”,然後若干年後X美人:“大家好我是XYY,豐姐大我十五歲。”
无法想象丰姐从婆升级成T。。。。
所謂媳婦熬成婆,婆熬成T。

[ 本帖最後由 雙相障礙 於 2009-2-27 19:22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