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聲韻學簡述

書名【閩南語聲韻學簡述】附韻鏡、古雅之閩南語字詞。
出版:廣文書局
劃撥號碼:07174569
編著者:林正三[平裝書]
地址: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113巷2弄6號
電話:022-86685204,022-23625957
價格:300元

第一章:聲韻學入門:
文字之構成乃[形.音.義]三要素.
其中研究文字之字形構造者為[文字學],研究文字之意義者為[訓詁學]研究文字之音與韻者為[聲韻學或稱音韻學].[聲成文謂之音,聲音相合謂之韻]即[聲者為字之發音,韻者為字之收音].

必學聲韻之人有二:<一>從事古典詩學創作者和教學者<二>從事鄉土語言整理與研究者.

雙聲字表:
幾家,春草,吹唱,隔江.
出自夢溪筆談卷十五<沈約>[幾家春草裡,吹唱隔江聞]

[月影侵簪冷,江光逼屐清]
侵簪,逼屐===>雙聲

東坡詩句[塔上一鈴獨自語,明日顛風當斷渡]
顛當斷渡==>雙聲

[佩文韻府][經籍纂詁][說文通訓定聲]研究聲韻之書..

[辭海][辭源][中華字典][康熙大字典]的注音方式,用反切來發漢音,而注音方式還有[譬況,讀若,直音]等等...習聲韻才能了解其奧妙.

第二章談[反切]:

[反切]定義:[音韻輾轉相協謂之反,兩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
[切韻]=蓋上切下韻,合而翻之,因號以為名.
重要觀念:『陳灃』在(切韻考)『切語之法,上字定清濁而不論<平,上,去,入>,下字定<平,上,去,入>而不定清濁.』

另『陳新雄教授』【音略證補】一書中提出「反切之法:上一字定其聲理而不論其何韻,下一字定其韻律而不論其何聲。換言之,即上一字只取其發聲而去其收韻,下一字只取其收韻而去其發聲」…故上一字定清濁,下一字定開合,Ex1:上一字為清聲,下一字為濁聲=切出之字仍清聲。Ex2:上一字為開口,下一字為合口=切出之字仍合口。
例如:東「德紅」切,德為清聲,紅為濁聲,故東切出為清聲。德為開口,紅為合口,故東
切出為合口。
浮雲註1:如此可延伸出雙聲語法,東、德、端、都、丁=皆用『德』和『某一字』切來的,故稱雙聲,原因在反切的上面一字音相同。
浮雲註2:如此可延伸出疊韻語法,東、翁、烘、工、空=皆用『某一字』和『紅』切來的,故稱疊韻,原因在反切的下面一字韻相同。
附註:【東】的切法『德紅』『德翁』『德烘』『德工』『德空』。『端紅』『端翁』『端烘』『端工』『端空』。『都紅』『都翁』『都烘』『都工』『都空』。『當紅』『當翁』『當烘』『當工』『當空』
。『丁紅』『丁翁』『丁烘』『丁工』『丁空』。這25組切法皆形成【東】這個音。

【十五音】一書,乃民間專門提供學習閩南語最重要之工具書,然只為學習語言之方便,並非刻意為詩詞作者而著,故其反切下字每與所收之韻不合。
例如:十五音中的【坤】『去君切』,【奔】『頗君切』,【敦】『地君切』,【尊】『曾君切』,【孫】『時君切』,【春】『出君切』;其中【坤】【奔】【敦】【尊】【孫】等字,詩韻原在『元』韻,【春】字在『真』韻,而【十五音】皆以『君』字為反切,是將其併入於『文』韻之中矣。
故詩詞作者,仍應以『廣韻』『平水韻』為韻書為主,否則(疊韻)時會弄錯了。
浮雲註:【彙音寶鑑】和【十五音】一書同,也是僅供學習閩南語發音,而非是韻學的標準,
初學者必需分辨清楚。
浮雲再註:【反切之聲母和被切出字本身即為雙聲關係】

『陸法言』制【切韻】時有193韻,【廣韻】206韻,平聲原有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

【平水韻】南宋平水人『劉淵』所編之【任子新刊禮部韻略】,將【廣韻】206韻合併為107韻,至元時『陰時夫』又拼【拯】韻於【迥】中,故得今日之106韻。

第三章:陰陽清濁與發收送
陰陽的定義:陰陽平的區別,在於聲調的高低,而這個『陰、陽』是由讀字收音時,是否帶有鼻音而定。清.『戴震』說:【陽聲猶擊金成聲,陰聲猶擊石成聲】。所謂陽,就是韻出於鼻,帶有鼻音。例如:東、陽、先等等…所謂陰,就是韻出於口,不附鼻音。如支、歌、麻、灰….等等。故目前的水平韻收【陰聲】者為【支、微、魚、虞、齊、佳、灰、蕭、肴、豪、歌、麻、尤】計十三韻,收【陽聲】者為【東、冬、江、真、文、元、寒、刪、先、陽、庚、青、蒸、侵、覃、鹽、咸】計十七韻。【而:上、去、入;的分法亦同】

浮雲註:【鼻音字在國語注音上,第二音符必有ㄣ、ㄢ、ㄤ、ㄥ】

清濁的定義:
壹:據『陳灃』【詩韻考】云:【四聲各有清濁,孫愐之論最為明確。】『江慎修』【音學辨微】云:【平有清濁,上、去、入皆有清濁,合之凡八聲】。
貳:『江慎修』【音學辨微】云:【上一字不論四聲,下一字不論清濁。清濁定於上一字不論下一字也。】【浮雲註】例如:【東】『德紅』切,而『德』為清聲也,故【東】切出為清聲。而不以『紅』濁聲為依據,『紅』為下一字,乃決定「韻」而已。【紅】『戶工』切之,而【戶】為濁聲,故得【紅】為濁聲,不以下一字【工】清聲取也,因【工】乃定【韻】也,不定清濁。
參:以上為【切韻考】之論清濁,而『馬宗霍』之【音韻學通論】之論清濁亦云:【清濁之辨,本非甚難,通清同濁,天清田濁,此人人能分者也。昔人多以陰陽擬之,陰陽之義,頗近玄深,反增迷惘。】『勞乃宣』亦曰:【古人清濁分於母不分於聲,清有清母之四聲,濁母有濁母之四聲。合而言之,則平、上、去、入各有清濁,而為八聲矣。】

【七聲之說】:『毛先舒』在【韻學通指】中指出【平去入皆有陰陽(即清濁之謂也),惟上聲無陰陽。】例如:【該】【箋】【腰】陰平聲也,【篷】【培】【全】【潮】陽平聲也。【貢】【玠】【霰】【釣】陰去聲也,【鳳】【賣】【電】【廟】陽去聲也。【穀】【七】【妾】【鴨】陰入聲也,【孰】【亦】【爇】【獵】陽入聲也。此則由其【上聲】之陰陽,口不能辨,非真平、去、入皆具,而上獨無也,考上聲清濁之混,其由來已久。『邵子』【皇極經世】以濁上列入清母,『劉鑑』【切韻指南】謂濁上當讀如去,(按【切韻指南】自序云:『時忍』切【腎】字,『其蹇』切【件】字,『其兩』切【強】字,皆當呼如去聲。)『陳灃』謂『劉鑑』能知【腎】【件】【強】三字為上聲之濁,然謂之呼之如去聲則非也,上聲之濁仍是上聲,而非去聲也。
宋元時濁上聲已鮮能發,宜毛氏有七聲之說。蓋清濁之辨,平聲最易,各地皆能。上、去、入則或能辨,或不能辨,大抵長江流域,皆能發七聲。黃河流域,僅能發五聲。故『周德清』【中原音韻】以入聲入平上去三聲之中,謂陰陽字平聲有之,上、去俱無,上、去各只一聲,乃若八聲能全發者,更不見一二也。【浮雲註:故當今國語聲中僅能發五聲,而入聲分散於平上去三聲之中,四聲不全,清濁難分,實乃用國語學詩的一大障礙也。】
『江永』於聲之清濁辨之甚詳,謂:【上聲逢最濁位,有轉音方音似去而非去者】。如:呼【動】似【凍】,呼【簿】似【布】,呼【舅】似【究】;但不以去聲讀之。
又據【中國聲韻學通論】云:『清濁之別,蓋因發聲之用力輕重不同者也。發聲時用力而氣上升者謂之清,用力重而氣下沉者謂之濁。』故在語言學上濁聲謂之帶音,清音謂之不帶音。帶音者發聲時聲帶受摩擦而震動也,此理至易明瞭,古人因不明發音原理之故,乃至謬誤百出,今人遂每與帶鼻音之陽聲,不帶鼻音之陰聲相混淆,而誤以陰陽即清濁,清濁即陰陽者,此不可不察。

八音實乃『清聲』之【平、上、去、入】為一至四聲,『濁聲』之【平、上、去、入】為五至八聲。
一:次濁上聲讀成清上之聲調:即【疑、泥、娘、明、微、喻、來、日】諸母之上聲,本應讀成第六聲,而習慣上皆讀成第二聲。『丁度』『宋祁』等修撰【集韻】時,於次濁上聲所用之反切上字,已全然改用同類(次濁上聲)之字,不似【廣韻】『陳彭年重修之』雜用平、入聲字。例證如下:
【語】字【廣韻】作『魚巨』切,【集韻】作『偶舉』切。
【勇】字【廣韻】作『余隴』切,【集韻】作『尹竦』切。
【隴】字【廣韻】作『力踵』切,【集韻】作『魯勇』切。
【擬】字【廣韻】作『魚紀』切,【集韻】作『偶起』切。
【里】字【廣韻】作『良士』切,【集韻】作『兩耳』切。
【矣】字【廣韻】作『于紀』切,【集韻】作『羽己』切。
【耳】字【廣韻】作『而止』切,【集韻】作『忍止』切。
『丁度』『宋祁』等修撰【集韻】宋仁宗年間修。
【浮雲註:用廣韻的反切呼聲,呼出的聲音為清上聲(八音中的第二聲),而改用集韻反切才能得次濁上聲,這樣才有法分辨八音中的第六聲(次濁上聲)。】
二:全濁上聲誤植於濁去之位置:國語音讀成去聲,而【廣韻】【集韻】【詩韻全壁】中實記為全濁上聲的字表:【動奉棒蚌項技妓痔婢似士市祀涘是氏視巨佇序敘墅豎杜部戶祜怙蟹亥匯甚販飯笨混但誕限件善趙紹道浩皓灝顥墮禍下夏社像象橡杏幸舅臼咎紂婦負朕頷菡漸】。可見國語韻已消失了【入聲】,將入聲平分平上去中,造成原為上聲的讀音,變成去聲讀音了。
三:去聲之清濁聲調混而為一:
東韻:清音之平上去入【東『德紅』董『多動』凍『多貢』啄『丁木』】,濁音之平上去入【同『徒紅』動『徒摠』洞『徒弄』獨『徒谷』】。
寒韻:清音之平上去入【單『都寒』亶『多旱』旦『得案』怛『當割』】,濁音之平上去入【壇『徒干』但『徒旱』憚『徒旦』達『唐割』】。
寒韻:清音之平上去入【端『多官』短『都管』鍛『都亂』掇『多括』】,濁音之平上去入【團『度官』斷『徒管』段『徒玩』奪『徒活』】。
先韻:清音之平上去入【顛『都賢』典『多繭』殿『都見』窒『丁結』】,濁音之平上去入【田『徒賢』殄『徒典』電『徒見』姪『徒結』】。
陽韻:清音之平上去入【張『陟良』長『中兩』帳『陟亮』芍『張略』】,濁音之平上去入【長『直良』丈『直兩』仗『直亮』著『直略』】。
庚韻:清音之平上去入【精『子清』井『子郢』精『子性』積『資亦』】,濁音之平上去入【情『疾盈』靜『疾郢』淨『疾政』籍『秦昔』】。
青韻:清音之平上去入【丁『當經』頂『丁挺』碇『丁定』的『都歷』】,濁音之平上去入【庭『特丁』挺『徒鼎』定『特徑』荻『徒歷』】。
覃韻:清音之平上去入【耽『丁含』膽『都敢』擔『都濫』答『都合』】,濁音之平上去入【覃『徒含』禫『徒感』醰『徒紺』蹋『徒盍』】。【註:膽擔為談韻上去聲,此處借用。】【註:蹋為談韻入聲,此處借用。】
你發這個是要做什麼?  不解...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