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泉州村” 都说闽南话[c]

http://fjnews.66163.com/Fujian_w/dskx/20090315/xs279206.html

  今天,泉三高速公路就要正式通车了,两地路程将由原来6个多小时缩短到2个多小时,两地联系将更加紧密。而记者在三明采访时发现,早在清代就陆续有泉州人移居三明。目前,三明人口总数近270万,其中有四五十万是迁居来的泉州人和他们的后代。

  走在三明永安市西洋镇区下街村,就仿佛来到闽南农村。村里人说,早在20世纪初,就陆续有泉州人迁移过来,慢慢聚居到村里。现在村里70%的人口迁自泉州各地,老人小孩都讲闽南话。而在三明,这样的村庄还有不少。

  迁居三明的泉州人,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敢打敢拼的干劲也影响了当地人,连泉州的民间习俗,也被带了过来。

【故事】

泉州移民敢打敢拼,在与当地人的磨合中,也改变着当地的经济面貌

父辈回乡找老婆

儿孙娶当地姑娘

  细雨霏霏中,苏忠讵老人刚干完活下山,匆匆走来。72岁的他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家在街边,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层半,一层当店面出租,家境在当地算不错。但劳动的习惯让他闲不下来,而故乡安溪农村,他这个年龄的老人,基本都不干活了。

  上世纪50年代,苏忠讵18岁那年,听说三明这边做工种田混口饭吃较容易,初中毕业的他跟着老乡,从安溪长坑乡衡阳村只身来到西洋做工。后来,他凭着初中毕业文凭,在西洋农村当了老师,一直到退休。

  老苏说,刚到西洋时,泉州人不多,语言、习俗上有差别,他的老婆还是回安溪老家找的。但他的子女辈就完全不同了。老大和老二的老婆都是当地人。有意思的是,因为一家人都讲闽南话,媳妇们过来也学,几年后就说得很地道了。

“泉州村”当家

让儿女回泉读大学

  50多岁的林友胜是下街村村委会主任。他的父亲解放前从永春蓬壶来这里做小生意,母亲是当地人,自己在这里出生长大。如今,他在镇上办了一家酒家,还有一个果场,日子过得不错。下街村有2000多人,是西洋镇人口最多的一个村。这个村的几任村委会主任,都是当地经济能人。

  林友胜讲的也是闽南话。在他的印象中,下街村的泉州人与当地人有个从磨合到融入的过程。村里70%的人口来自永春、安溪、南安、德化、惠安等地,多数是在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间,冲着“三明比泉州好种田”的说法迁来。因为地缘的原因,泉州人自然把家安在同一个地方,久而久之,这个村就成了镇上最大的“泉州村”。

  在林友胜的印象中,当地人与泉州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和睦相处的。过去往往是某个泉州人被欺负,几个年轻人就站在一起,共同对付当地人。慢慢地,双方结亲,才相互融合。有意思的是,不是泉州人融入当地生活和习俗,而是当地人被泉州人同化。因为泉州人能吃苦,有闯劲,生活普遍过得比当地人好。

  对故乡永春一天天陌生的林友胜,却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回到泉州。在他的动员下,他的儿子和女儿现在都在泉州读大学。他觉得,过去是三明的农村比泉州的农村日子好过,现在则反了过来。

闽南“爱拼”精神

改变当地面貌

  李谋煌,祖籍南安诗山的下街村民。数十年打拼,如今他是当地一家林场的场长,还是永安市政协委员。当地泉州人中,他算事业有成。

  1966年,李谋煌3岁时,随父亲来到永安。那年,一起来的同村人有118个,现在包括后裔大约还有260人。

  中专毕业后,李谋煌留在永安一家水泥厂上班。当时,永安人留给他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安于现状,闲暇便围成一圈打牌。他认为,因为地广人稀,当地人天生不愁吃,勤快和闯劲远不如泉州人。

  有一年,他听说老家有个华侨,单是珠海家具厂就有8000多名员工,耐不住诱惑的他,只身来到广东创业。1998年,他重返永安,开始水果营销。2003年,他瞄上林业生意,将市场延伸到泉州,与泉州市区、南安等地做起了生意,然后在西洋镇区的下街村买地盖房。

  拼闯下,这些泉州移民逐渐凸显了优势。这种现实的差距,在生活品质、村里换届选举、民事纠纷时都有表现,强烈地刺激了当地人。当地人开始利用当地土特产丰富的优势,从事土特产加工,搞起运输流通,生活因此改变。

  西洋镇党委副书记陈彩春告诉记者,西洋的经济发展,要感谢当地泉州人。解放初,西洋镇人口不上千人,现在是近2万人,其中泉州人占60%多,还有一些外地人,纯粹意义上的本地人,只有约30%。无论是散迁来的泉州人,还是整批移民来的泉州人,如今都是讲闽南话的西洋人,他们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泉州人,就没有西洋的今天。

【改变】

敬老宴、铁观音,在泉州非常盛行的民风民俗,如今也开始在当地流行起来了

  在下街村采访,走进村民家里,招呼客人的除了当地产的水果、花生外,和闽南人一样,大家还围在一起喝铁观音。当地村民说,起初并不习惯这些,后来通婚往来,泉州小伙子到岳父家走亲,习惯带上铁观音,又因下街村泉州人占多数,日子久了,当地人慢慢也习惯用铁观音招待客人。

  今年80岁的李间淦,老家在永春达埔,十几岁时来到西洋。在当地打短工的他和左邻右舍接触中发现,永春人不少,讲的都是闽南语。本地人少,为方便和泉州人打交道,也学起了闽南语。

  记者采访中发现,当地一些民俗也被泉州人同化。李间淦介绍,永春赶庙会,一群人祭拜后,会围在庙里吃素菜,而当地人各自拜完就回家。如今,当地人在祭拜后,也加盟到泉州人的行列中,围在一起吃喝笑闹。

  林友胜说,下街村所有老人,泉州的,本地的,重阳节这天都会聚到村部吃敬老宴。而这,原本也是闽南的习俗。过年时,65岁以上老人还可以从村委会领到长寿红包,老人去世,也可以从村里领到500元的丧葬补助费。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移民】

迁移到三明的泉州人,大致有5大部分,其中,因自然灾害和支援建设过来的最多

  三明市驻泉州办事处主任邢国富在三明驻泉办已工作了十几年,对三明泉州人的迁居史有过一些研究。他介绍,三明人口总数近270万,其中有四五十万是迁居来的泉州人和他们的后代。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是迁移的高峰期,有的已发展到第四代了。

  他说,在三明的泉州人群体,大致由5大部分组成。

 最早是移民,占这个群体总数的多数。三年自然灾害自发迁来的,还有就是上世纪50年代末惠女水库和70年代初山美水库建设时期,有计划迁居来的移民。

  然后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分配到三明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招工去的工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初都有。当时全省大的工业项目多在三明,全省调集了10万人到三明支援工业建设,这其中,就有许多泉州人。上世纪60年代,省里还出台政策鼓励沿海居民迁三明。那时,泉州工业少,泉州籍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愿意去三明工作。像三钢,最多时有1.4万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一就是闽南人。

  第四类是知青。还有就是到三明做生意的泉州商人,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后到三明。据三明泉州商会的资料,仅该商会,就有泉州籍会员1000多人。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没想到三明的泉州人这么多啊。
我老姑妈一家就是在三明的泉州人,原因是三明钢铁厂
三明市區基本都是外地人居多,山東人、上海人等等....
做生意的莆田人和福清人居多...
至於閩南人,我在汽車站買票都聽到售票員講閩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