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粤语的“济”

出处:http://hi.baidu.com/lernanto/blo ... daa258342acc38.html

粤语中有一个tsai字,属于典型的有音无字的那种,而且用处也不多,数来数去无非那几个:“差唔tsai”(差不多)、“咁tsai”(后置的差不多)、“几tsai”(不怎么)、“得tsai”(太)。
我学校差唔tsai有两万学生。(我学校差不多有两万学生)
我学校有成两万学生咁tsai。(我学校有近两万学生之多)
我学校冇乜学生几tsai。(我学校没多少学生)
我学校学生多得tsai。(我学校学生太多)
用法少,用的人也少,上面几句都可以用其他表达来代替,弄得这个字几乎濒临绝种。我虽然有时用用,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直到近来看了闽南话,知道闽南话里有一个tse字,是多的意思,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两个是一回事呢!“差唔tsai”就是差唔多,“咁tsai”就是“咁多”,“几tsai”就是“几多 ”,“得tsai”就是“得多”,密合无间。
闽南语的tse,用途很广,相当于顶了普通话“多”字的位置,粤语的tsai,几乎到了消失的田地,我想,这可能和正音的观念也是有点关联的。闽南语,特别是白话音,不规则的变化多,虽然和中原音的关系不明显,人家还是用得不亦乐乎。有人考证这个tse,本字就是“济”字,立即使人想到“人才济济”、“济济多士”等文绉绉的古汉语。粤语呢?白话音少,不规则的变化少,大部分的字音都可以拿韵书来证,这少数发音古怪来路不明的字就免不了被视为俚语村言,甚或打上“百越语遗存”的标签。这个tsai字,难说原来不是和闽南语一样,处处都可以当“多”字来用,却被历史上一次次的正音运动硬生生挤掉了!
吾粤的先生学究们,大都喜欢高倡“中原雅音”,说粤语就是直承中原雅音而来,因此是正宗古雅的汉语。殊不知吾粤夷夏杂居,筚路蓝缕,从源头上就是俗不可耐的语言。不惟粤语,现在活生生使用着的语言,有哪一种不是俗的?粤语丛邪不分,浊上不变去,明显就是吴音的系统。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的影响下,吴音的特征模糊了,渐渐向中原音靠拢,就像全浊消失,也像中原一样,平声送气去入声不送气,全浊上声字的文读也都读成去声了。以至于现在有些学者都认为粤语应该归入中原音的系统。这也难怪,硕果仅存的吴音的特点确实应该到山陬海隅去寻,而不是到被正音反复规范过的城市标准音去寻的。
扯远了,不过又让我想起现在再次出现的正音运动,我从前也颇赞同过,以为现代所有音都可以到韵书去寻的。现在明白了,口语的“音”是只可以“传”而不可以“正”的,有时间把“不正”的音都搜罗出来枪毙掉,不如用来好好发掘一下它们的内涵好过。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不过这个济,潮语tsōi,阳去,比较奇怪的是一般子礼、子计切是精母字,怎么会变阳调呢。济字仅有的一个从母“在礼切”,意义似乎不甚相合。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根据漳泉厦三地对应,应该是某个精组阳去齐韵字吧。
tsɐi 貌似可以对应闽语的 tsue/tsoi 之类的音。
广州话一般写成“滞”。不知还有无能区分精/知庄章的粤语或平话用这个说法。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09-8-18 17:59 編輯 ]
區分精組與莊知章組的粵語讀音:

嚌.png

吳川話全濁送氣,而該字不送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