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彈)入聲會不會跟地理風水有關?

突然會有這種古怪的想法呃.

南昌當著南下移民的關口, 還保留著 n/t, ng/k. 相反, 福州跟莆田是移民的尾站卻只剩下 h 了, 但是, 移民的末站泉州卻又保留三套.  吳語更是顛倒, 北部吳語還有入聲韻, 溫州以及浙南山區的某些縣都已經沒有入聲韻.

有文章指漳州城區的韻尾開始合併了, 本人從石獅仔處獲悉, 泉州最前衛的石獅話雖然鼻韻脫落, 但是韻尾還守的很完備, 沒有混.  

東莞原是區區小縣, 有的入聲字已經脫落韻尾讀舒聲了, 而廣州作為五方雜處的大都會, 韻尾卻固守不變.

貴州雲南多數非漢系語言都有入聲韻尾, 可是當地漢話卻沒有入聲韻尾, 雖然在入聲語言的包圍中, 這些漢話依然保持本色.

經常有人說, 山區及閉塞的地理環境會讓語言存古, 可是入聲韻跟韻尾的保留守護似乎有點不合此理.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貌似江荻在其汉藏历史音变模型中提出过这些不同演变途径可能和社会有关,比如快节奏的,慢的,之类。我记不清。
拉波夫把变化动因归为语言内部、社会和认知三种。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吴越国的吴越十四州(含南唐所占领的常州润州)基本上就是今天核心吴语区的范围。吴越国虽然被南唐占了常州润州,倒是占领了福州(不在十四州之列)

另外一方面,福州移民规模可能没有闽南大。
佔領的時候, 福州語剛剛形成, 吳語可能還沒有消失韻尾吧? 所以這個應該不是原因.

這個節奏是那個方面的? 語速還是生活節奏?
我發現泰語也保留得很完整, 可能跟他們有長短音有關係.
相反, 緬甸語也只剩下 h 了, 基本的形態, 個人覺得有點無語. 緬甸語也有聲母變化, 聲調變化也有, 但是具體情況我不是很清楚.
如果語速快了就會造成入聲弱化, 那麼閩北閩中的閩語不變調不變聲, 入聲韻尾弱化得連個影都找不到了.

還有一個比較極端又有趣的例子就是客語清寧話, 清流縣保留下派入聲, 上入字派入舒聲調, 寧化縣則相反, 保留上入的字及部分下入字, 其他下入字派入舒聲.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他说的是生活节奏,以及社会心态之类。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