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講文明,禁方言?

先來說一個大前提:在大馬,只要大家看見照片或實體人物畫上“生旦淨末丑”行當的戲曲花臉時,就會說:“那是京劇!”其實,那是叫“戲曲”,因為,戲曲演員還沒開口唱,不能一口認定,難道不可以是“潮劇”、“歌仔戲”嗎?更何況中國民間戲曲有300多種,“京劇”只是其中一個北方的戲種而已。在大馬華人固有七大方言群體為主,只有“潮劇”、“瓊劇”、“閩劇”、“歌仔戲”……而“粵劇”還是聯合國公認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京劇為何會如此被我們廣泛地接受?原因很簡單,那是中國政府指定的“國粹”,我們也當然認了。自古以來,京劇是當地官方認定的戲曲之首,在當年文革時的“文明樣板戲”,也就是以“京劇”作為模板。

再來說一個大趨勢:其實北京話也是一種方言。可是大馬華人也趨之若鶩,自以為來點北京“腔”,就可戴上“標準普通話”的光環。打個比方,一句話尾套句“兒化”是北京話的指定方言標誌,而我們這裡也照單全學了!對於此,我也在廣播課堂上質疑過這樣的盲從,結果某位“入口”的中國漢語老師給了我一個鏗鏘回應:“普通話就是以北京人的語音為標準音,也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那我們也不是在說北京人的方言嗎?

從以上兩點,已經找到之前廣州政府禁“廣府話”事件的端倪。

為何中國至今才有此意耍起各種“禁”的把棍?就是為了和諧、為了統一、也為了“講文明”,從奧運會、世博會到亞運會,唯有使出這種“禁令”方能疾速給外人看見一個“文明中國”。這樣的威權管制也像極了文革時期的戶外“廣播體操”,要你停聽看,一起來,多和諧!

在中國的對岸,曾在80年代推行“少說方言”政策的台灣,也在近幾年醒悟而大力推行“母語班”,依照學生的“祖籍”來分配到客家語、閩南語以及原住民語的課堂,設法挽救式微的方言文化。

至於大馬華人,至今還是一個典型的“南洋移民社會”心態,文化自信隨時動搖,以為一切只要跟著大陸走就可以得到中華文化的精髓,結果弄得無所適從,似是而非。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張吉安‧2010.08.12

原報道: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5895
反切:
頭字,管調性(陰陽),管聲母。
尾字,管調類(平上去入),管韻母。

1 陰平;2 陰上;3 陰去;4 陰入
5 陽平;6 陽上;7 陽去;8 陽入

一筆一劃皆財富,
識繁識簡通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