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霓]闽南语怎么说?

[霓]的闽南语读音是gê, 但是口语中有人说khēng-bú[虹母];也有人说khēng-kiáⁿ[虹囝]
请问各位觉得哪一个比较正确?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原帖由 Teo 於 2008-8-27 11:18 發表
[霓]的闽南语读音是gê, 但是口语中有人说khēng-bú[虹母];也有人说khēng-kiáⁿ[虹囝]
请问各位觉得哪一个比较正确?
虹(Rainbow)與霓(Secondary Rainbow)。

請仔細看清上圖,其中第一道顏色較鮮艷的光帶我們稱之為「虹」或「正虹」  ( Primary Rainbow  ),而偶而可見的第二道光帶則稱之為  「  霓  」或「副虹」 (  Secondary Rainbow  )。
」形成原因是光線以一定角度照射在大氣中無數的水滴,再經過折射、分光、內反射、再折射等光學過程所造成的大氣現象。此現象若由太陽光線產生者,顏色鮮明;由月亮光產生者,則色澤黯淡。如圖一中所示,當太陽光線從A點進入水滴內,陽光中各色光的折射程度不一樣,紫色光波長最短,其折射程度最大;紅色光波長較長,其折射程度最小。其餘各色則介乎其間,因此形成了一條內紫外紅的光圈,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內紫外紅的彩色光帶,它的視角(從地面至虹頂的角度)約為42度(如圖二)。
圖一:形成虹時光線的折射情形,光線射入水滴,經折射、分光、內反射及再折射,進入人的眼中。         圖二:形成虹時光線的路徑,圖中有一人站立於圖左近方,向遠方看虹,光線由人之背後射向人遠前方之水滴群,光線經水滴群反射而入人的眼中。

」亦稱副虹,和「虹」的不同僅在於形成過程中光線在雨滴內產生二次反射。因此,光線通過雨滴後射到我們眼內時,光弧彩色排列與虹正好相反,即是內紅外紫的彩色光帶。霓視角約為50度,與正虹為同心圓弧。偶而大氣中會出現三次虹及更高次虹,但因光度低極為罕見。

虹與霓的色彩及寬度,與雨滴的大小有關。雨滴越大,虹帶越窄,色彩也會更鮮明。相反來說,雨滴越小,虹帶越寬,色彩就比較黯淡。但雨滴太小時,分光和反射不明顯,也不會出現虹。此外,如果太陽的角度太大(例如在中午前後),或太小(近日出或日落)也不易看到虹。又因虹是陽光經雨滴反射進入觀察者的緣故,所以永遠出現在太陽的對面,因此朝虹見於西方,夕虹則見於東方。
(以上圖片及文字描述皆來自於http://www.cwb.gov.tw/V5/education/knowledge/Data/dict/014.htm

所以,從虹與霓的生成原理可知,它們並沒有依附關係,而是并列生成的(當然有時候見不到“霓”而只有“虹”)。
但是,在以前以勞動為主的勞工社會裡頭,百姓群眾對這種產生的原理肯定無法得知這麼細緻。人們先入為主的概念,肯定會誤以為“霓”是“虹”的附屬品,所以才有了“虹囝”、“虹母”的說法。我想按照這樣的思維,有的人認為虹比較清楚而霓比較不清楚,那就權當霓是“虹囝”,當做“霓”是“虹”生出的;而另外,也可能有的人認為“霓”的跨度(跨徑)比較大,而“虹”則比較小,可能“虹”是背後的大霓生成的,所以稱“霓”為“虹母”。呵呵,總之,既然兩種說法都存在,只要消息來源可靠,那應該都沒有錯,都能解釋清楚。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