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萬成:第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紀要

第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紀要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ozhou Studies

柯 萬 成(Wan-Cheng Ko)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壹、會議緣起
  近十年來,隨著歷史文物的不斷發現和整理,配合著研究視野的開展與研究領域之拓寬,於是而有「地區文化」研究的興起,如齊魯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臺灣文化、西域文化、徽州文化、荊楚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關東文化、嶺南文化等。潮汕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一支而潮州學經過當代碩學耆宿饒宗頤的倡導,各地學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已然取得卓著的成績。
  潮汕文化自成特色,如戲劇、民俗、潮菜、瓷器、潮繡等,已是聞名遐邇。而韓愈與蘇軾等大文豪與它結緣頗深;論人格素質,潮人勤勉、忠勇、團結、熱心公益,移民海外者,多能回饋桑梓,這更是一項精神文明的寶貴資產。
  潮學國際研討會已經辦了兩屆。首屆,1993 年 12月在香港大學召開;第二屆,1997 年 12 月在中國大陸汕頭大學舉行。第三屆即本屆,1999 年 10 月 29 日至 30 日在中國大陸潮州韓山師範學院召開。主辦單位即為韓師。協辦是潮州市文化局、教育局、社科聯。
  本屆大會主題分三:潮州戲劇、潮州民俗、韓愈與潮州。恰巧,矗立於韓師一旁的韓文公祠,今年又是建祠千年(999- 1999),顯得特別有意義。
  參加代表一共 103 人,分別來自日、臺、港、泰以及中國大陸等地區和國家。列席會議的還有韓師師生代表 500 人,收到論文(連《韓師學報》的論文)共 55 篇。
  日本方面,清水茂教授不遠千里,以年邁之身亦來參加,並發表論文。
  臺灣方面,由靜宜大學中文系朱國能教授和筆者代表與會。朱教授發表的論文是:《對韓愈〈祭鱷魚文〉的幾點思考》 ,筆者的論文是:《韓愈〈潮州謝上表〉的「勸帝封禪」問題》。
  這次研討會由籌備至圓滿結束,一直得到饒宗頤教授的直接指導,而香港潮安同鄉會永遠名譽會長陳偉南先生更捐資 30 萬元(人民幣)作為會議及論文集經費;陳先生早期畢業於韓師,後來經商致富,不忘鄉梓,興學校、建醫院,為善最樂,這是潮商的本色,饒教授和陳先生的緊密合作更是學術界和地方上的佳話。

貳、饒老與潮學
  饒宗頤先生,字固庵,號選堂。現任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著作等身,成就卓越。當年居住的舊宅,今日已被改建為「饒宗頤學術館」 ,館中收藏先生絕大部分的學術論著和部分書畫作品,受到當局的禮遇。
  「潮學」固然是饒老倡導,而實際推動「潮學」的重要組織,便是「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潮汕文化研究中心」 ,前者是汕頭市成立,後者是汕頭大學成立。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創建於 1991 年 8 月。它由一批離退休人員和專家學者組成。現任理事長劉峰、副理事長是由麥友直、杜經國等人組成,它的工作可分四方面:

一、編輯出版《潮汕文庫》及潮汕文化的專刊、專版
  《潮汕文庫》分《潮汕歷史文獻叢編》 、《潮汕歷史文化叢書》 、《潮汕歷史文化小叢書》三個系列。至1998 年年底,三個系列共出版專著、論集、結集、辭典、古籍整理等共 28 部(輯),約 855 萬字。
  列入《潮汕文庫》的四個基礎課題:《潮劇劇目匯考》 、《潮汕金石文徵》(宋元部分) 、《潮汕方言調查研究》 、《潮汕歷代詩詞選注》等,約共 200 多萬字。在1999 年已陸續出版。
  而《潮汕史》已於 1998 年成立編寫組,進行編寫。
  另外,《潮學研究》 ,更是一份品位較高的學術刊物,已出版了七期,共 186 萬字。
  研究中心又與 1993 年與《汕頭特區晚報》合作出版《潮汕文化》專版,至今已出版 150 期,約 120 萬字。又曾與中華書局《文史知識》 、廣東《炎黃世界》等雜誌合辦《潮汕文化專號》。

二、舉辦各種層次、類型的學術研討活動
  研究中心成立以來,舉辦和協辦了多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如 1992 年《翁萬達國際研討會》(與汕頭大學合辦) ,1994 年《海上絲綢之路與潮汕文化國際研討會》(與全國海交史研究會、汕頭大學合辦) ,1997 年《第二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與汕頭大學合辦)。

三、廣泛徵集「潮」字號資料,建立圖書資料庫
  至今已徵集到有關潮汕文獻資料、文史資料、人物傳說、族譜家乘、地方志、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等多種門類的資料約 2 萬冊,其中還包括了一些珍貴的稀有資料。研究中心已編纂出版《藏書敘錄》上、中冊,整理出 3,000 多條目,以便檢索。

四、設置「潮學獎」
  「潮學獎」每兩年評獎一次,分研究、傳播、資料徵集三項。至今已評獎三次。獲獎對象涵蓋海內外,如饒宗頤教授即獲「弘揚潮汕文化特別榮譽獎」。
  值得一提者,便是今次大會贈送給與會代表《潮汕文庫》等書籍計 11 冊,計開:陳克明《韓愈年譜及詩文系年》,黃挺、馬明達《潮汕金石文徵》(宋元卷) ,林淳鈞、陳歷明《潮劇劇目匯考》(上、中、下) , 《潮劇志》,《潮劇研究》第二輯(潮劇人物傳略專輯) 、 第三輯(潮劇五十年文論選) ,《潮劇年鑑》 ,陳傳佳《潮學譚稿》,《陳韓星劇作選》等,這些都體現了潮學的研究成果。

參、韓師與韓祠
  韓山師範學院,若追溯其前身「韓山書院」 ,至今已有 9 百餘年歷史;若從 1903 年的「惠潮嘉師範學堂」算起,也有 96 年的師範教育史,是廣東乃至全中國興辦最早、歷史最長的培養師資的專門學校之一。學院現設有 8 個學系、18 個專業和 4 個公共課教學研究部,基本涵蓋了基礎教育的所有學科。現有全日制在校生 4,300 人,夜大學和函授大學等成人教育在校生 3,000 餘人。出版《韓山師範學報》  、設有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教育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圖書館藏書刊 46 萬冊。而這次為配合研討會之召開,更徵集論文編輯出版《韓山師範學院學報》1999 年第 3 期(總第 53 期) ,內容是「潮學研究專刊」。茲將目錄列下:

1. 段平山 〈潮汕文化研究的方法論問題探討〉
2. 陳國慶 〈潮汕文化心理在潮汕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3. 王偉光 〈道教倫理對當代潮汕經濟的影響〉
4. 楊映琳、林建紅 〈略論明代潮州經濟的發展〉
5. 鄭少珍 〈略談朝安縣人口來源及其特點〉
6. 岳 躍 〈論韓愈與古代潮州社會經濟發展〉
7. 李春才 〈韓愈與潮州生產力發展〉
8. 向風城 〈韓愈對潮州的影響──教育文化方面〉
9. 劉曉東、龐 慧 〈作為文化象徵的韓愈與潮州〉
10. 趙松元 〈論韓愈謫潮對潮州民俗生活與群體心理的影響〉
11. 王莉穎、林高暉〈試論韓愈教育思想及其對潮州教育的影響〉
12. 楊子怡 〈薛侃與明代潮州學〉
13. 陳曉萍 〈薛侃儒道佛三教異同論探析〉
14. 莊義青 〈蘇軾與潮州高士吳子野〉
15. 陳新偉 〈丘逢甲與康 的交往、唱和〉
16. 許曉芸 〈試論林大欽的教育思想〉
17. 劉 澤 〈從《稽衍集》看翁萬達的思想〉
18. 吳榕青 〈潮汕地區明清書院發展述略〉
19. 林英儀 〈「廟學結合」與潮州良吏興學芻議〉
20. 曾秋潼 〈潮州開元寺的社會功能〉
21. 陳香白 〈現代茶道源於潮州功夫茶〉
22. 黃碧源 〈潮州古井建構的文化意涵〉
23. 陳偉佳 〈庵埠村名諧音改字散論〉

  韓師之旁便是著名的鍊公祠。韓愈對潮州真是有緣,而潮州人對韓愈也是鍾愛有加。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 ,韓愈因上疏〈論佛骨表〉,觸帝之怒,被貶為潮州刺史。他治潮八月,惠愛於民起用賢士、興學育才,對潮汕文化的發展影響至巨,故常為潮人懷念。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陳堯佐於金山山麓闢建「韓吏部祠」 。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滌徒至州南七里,更禮請蘇軾為之撰碑記。後太守丁允元復遷至韓山今址。今年又剛是建祠千年紀念,第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又在韓師舉行,意義不凡。

肆、會議論文摘述
  茲按本屆研討會所分三主題,摘述有關論文如次:

一、潮州戲劇
1. 郭啟宏 〈傾斜─從潮劇《蘇六娘》的演變看潮人的審美心理〉
  《蘇六娘》是潮汕地區的名劇。但此劇有「現行本」(「改造本」)和古本(「摘錦本」)的不同。這兩者反映了《蘇六娘》四百年來的流變。主要在於審美觀念的往復傾斜。作者認為最大的失誤是:風格的轉換,由悲劇而變成喜劇,失卻悲劇的崇高美,減弱了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
2. 陳歷明 〈潮劇劇目,縱橫觀探〉
  正如文題所言,作者乃從縱橫兩方面去觀探潮劇劇目。從縱的序列看,乃是(1)承接自古代的各種曲藝題材;(2)是宋元明南戲戲文的流傳;(3)是以鄉音唱本地故事的傳說;(4)清中葉後,潮劇演出上商業性加強與外地相應發展連台本戲;(5)清末民歌的文明戲,如〈林則徐戒煙〉;(6)中共成立後,對戲曲改革所出現的新編歷史。
  而潮劇的劇團,也有縱的發展:(1)明代是屬於一個寺廟的戲劇所有;(2)是以家庭為主體的流徒藝戶;(3)是清代富豪蓄設的家班;(4)是清末民初官僚士紳經營的戲班;(5)是近現代的商業性戲班;(6)是中共建國以來的國營劇團。
  從橫面看,潮劇劇目的來源:(1)是傳統故事的劇目;(2)是根據地方傳說或人物故事進行編劇,如〈陳三五娘〉;(3)是從兄弟劇種移植的劇目,如〈梅英表花〉是從秦腔〈火焰駒〉一折改編的;(4)是以近現代重大事件進行創作,如〈林則徐禁煙〉;(5)是根據電影、歌劇、話劇改編;(6)潮州歌冊所提供的豐富題材;(6)是吸收流傳在海外的演出本。
  而潮劇作家,各有不同身分:(1)是民間藝人;(2)戲班中有文化的職業編劇;(3)是業餘的愛好者;(4)是經歷高等學校的詞曲專家或學生。
  其他的論文,尚有 8 篇,限於篇幅,只鈔列作者和文題如下:

3. 吳奎信 〈潮劇與潮州歌冊〉
4. 陳漢初 〈新世紀振興潮劇的幾點思考〉
5. 林淳鈞 〈談潮劇史上的三次劇目開拓〉
6. 林倫倫 〈潮汕方言與潮劇的關係散論〉
7. 鄭智勇 〈明本潮州戲劇《蔡伯喈》寫本的地方特色〉
8. 吳 真 〈潮州童伶制探源〉
9. 方朝暉 〈潮劇在閩南地區流行情況及發展變化趨勢〉
10. 陳偉武 《潮汕方言詞考釋》續貂之續

二、潮州民俗
1. 隗 芾 〈美食與潮汕文明〉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潮汕美食的傳統」。潮菜雛型大抵在秦朝時間,由北方士兵及其家屬帶來美食與本地百越族的海鮮美食結合而成。宋末元初移民帶來齊魯菜系和淮揚菜系,特別是油炸和糖醋的烹調法。元代將牛羊肉普及到全國。明清兩代由於海禁,加上儒佛道的簡樸飲食和思想,使潮菜形成一種「料不貴而技巧精」的特色。而清末民初至今,潮菜聲譽鵲起,成為「高檔菜」。
  第二部分介紹潮汕美食的文化特色,作者指出:(1)是海洋文化的重要體現;(2)古代中原飲食文化的遺存;(3)中國美食中的特殊風味;(4)是營養科學和審美科學的結合;(5)是強烈的愛國情懷的載體;(6)是吉慶文化的寄託。
  第三部分是談未來的展望。作者為潮菜的未來指點方向:(1)強調營養含量;(2)強調醫療作用;(3)嚴守衛生標準;(4)由牲畜肉食走向深海魚食;(5)由葷食經素食向雜食方向轉化;(6)利用綠色天然食品,譬如把潮汕茶香應用到潮菜上來。

2. 莊 星 〈蘇軾與潮州的古跡和民俗〉
  一提到潮州的名勝古跡,首先想到的是韓文公祠,然後便是歲寒堂、遠遊庵,這些都與蘇軾有關。前者是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 ,知州王滌在城南七里處新建,文是蘇軾所寫。文中對韓氏文、道、忠、勇,高度概括,字斟句酌,蘇軾甚至親撰親書,堪稱韓祠一寶。
  從民俗的方面看,潮州地方上一些民情風物也與蘇有關,如農婦頭上所戴的「蘇公竺」 ,沿海漁民使用的「塗跳」 ,潮人平常食用的燒芋、酒子、住的瓦屋等等都與蘇掛了 。文中皆有敘述。
  此外的論文,僅列作者和文題如下:

3. 王琳乾、黃萬德 〈淺談潮汕濱海地區的民俗特色〉
4. 郭馬風 〈全面地記述和研究潮汕風俗─兼評已見潮汕風俗編著〉
5. 林悟殊 〈關於潮汕善堂文化的思考〉
6. 鄭會欣 〈恤死、救生、興學─泰國報德善堂的發展路向及其成功經驗〉
7. 黎淑儀 〈從功夫榮談到孟臣壺〉
8. 鄭群輝 〈佛教與宋代潮州社會〉
9. 黃 挺 〈16 世紀韓江三角洲的經濟、社會和宗族─讀《薛氏族譜》〉
10. 徐光華 〈潮汕民俗一奇葩─淺談揭陽砂鄉「豎燈竿升彩鳳」風俗〉

三、韓愈與潮州
1. 饒宗頤 「論元.祥邁注《韓文公別傳》」
  本文據志磬《佛祖統載》卷四十引東坡所云:《韓文公別傳》乃出徐君平之妄為。宋人喜調侃先儒,不特退之有《別傳》 ,歐陽公亦有《別傳》 。此乃北宋一時風象,治學術史者不可不知。饒老指出:《韓公別傳》對北宋文壇有一定的影響,「允宜廣為流傳,以供參考」云。
2. 清水茂 〈韓愈對南海的看法的變化〉
  題文所指的南海,不是嶺南。作者根據韓愈詩文的描述,得到以下的結論:韓愈沒到南海以前,對南海懷抱可怕的觀念,至此,雲散霧消,卻得到南海文物之盛這個深刻印象。真可謂「百聞不如一見」矣。
3. 柯萬成 〈韓愈〈潮州謝上表〉的「勸帝封禪」問題〉
  這是一篇給韓愈昭雪平反的文章,文長二萬五千字。茲將本文結論摘下,敬希賜教:
  韓愈上疏〈論佛骨表〉 ,慷慨激烈,不以生死動其心;但他所持「事佛漸謹,年代尤促」的論點,便觸帝怒,有詛咒帝壽與國祚之嫌,言辭被指為「乖剌」 ,「無人臣禮」 ,犯了「大不敬」之罪,險被處死:幸賴大臣力諫,乃以「指斥乖輿,非切害者,徒二年」判處,外貶潮州刺史。到任後,他上〈謝表〉,表中包含「謝恩、戀闕、慚惶、懇迫」四個要點。他振起肅敬之心,彰顯人臣之禮,他「勸帝封禪」是「布聞聖德」與「祈壽護國」忠臣心跡的表白;他「戚嗟哀憐」是自傷失言,深自反省,希望能為皇帝「紀功泰山」撰文贖罪。憲宗得表後,說韓「大是愛我」,終而內移一郡以為示惠,至此韓氏的失言已然被諒解,只是等待回朝而已。
  至於「勸帝封禪」之議,未見公卿百寮回應,皇帝也無下議封禪,也無詔韓氏詣闕上表,也就不了了之;但韓氏的真意卻達到了。
  這個癥結解開了,韓愈所犯的「大不敬」 罪名,也如春雪消融了。還韓氏一身的風骨了。
  千年以來,後人對表中「勸帝封禪」與「戚嗟哀憐」各有兩極之評價,實與未能掌握問題癥結與對「封禪」的認識有誤會有關。
  韓愈上〈謝表〉本是「忠臣戀闕」的表現,祇以身分不對,時機不對,加上自怨失言的「戚嗟哀憐」 ,而布聞聖德的「勸帝封禪」 ,卻被後人誤解為韓氏後悔前番「諫佛骨」 ,為求祿位而伏望哀憐於是譏為「阿諛」「獻佞」 、「怕死」 ,飽受指斥,這真是莫大的冤曲與誤會。
今日有幸,為韓氏釐清昭雪,心頭為之一暢!

以篇幅所限,其餘 5 篇僅錄作者及文題如下:
4. 張清華 〈二十世紀的韓愈研究〉
5. 陳新璋 〈也談韓愈驅鱷及其鱷魚文〉
6. 朱國能 〈對韓愈祭鱷魚文的幾點思考〉
7. 郭偉川 〈略談韓愈在潮諸文的禮治思想〉
8. 趙永建 〈韓愈研究論著索引〉(1977-1997)

四、其他
1. 黃贊發 〈明代狀元林大欽述議〉
2. 黃光武 〈反映華僑參加暹羅吞武里王朝復國活動的劉光祥像贊〉
3. 張介凡 〈論丘逢甲潮汕風物詩的文化意涵〉
4. 孫淑彥 〈詩筆瑰麗,領表名家─曾習經先生評傳〉

伍、結語
  近年來臺灣學者參與大陸學術會議似較減少。以筆者為例,自 1992 年與羅聯添教授參加第一屆韓愈國際研討會,曾撰文紀述其事,一瞬間便已七年。今次再去,發覺中國進步很快,交通便捷,樓房矗起,學術風氣頗盛。以今次第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為例,論文質量有一定水準,學者輩出,氣象一新。其間,更欣聞韓師有意成立「韓學研究所」,既有韓山韓水,秈韓祠,有天時、地利,更加人和,成功可以預期。又承餽贈《潮汕文庫》11 冊,反映了「潮學」豐碩的研究成果。本於學術交流與學術訊息之傳播,故樂為之撰文述介。

  後記:剛接來函,慟悉陳克明老先生已經於去(1999)年 6 月 8 日逝世,享年 81 歲,謹在此隔海遙弔,致上悼念之情。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