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邦/“嗽语”惊现屏南

福建第一本地方辞书(方言字典)《戚林八音》“戚参军例言”有“嗽语、嗽语切”记述。令人不解的是,在后面的字典内容里却不见踪影。
   
    新近有关语言专家在屏南县寿山村,发现了村民口耳相传的“八音嗽”。经深入调查和全面考证,嗽语和嗽语切使用方法与“戚参军例言”基本一致,极可能就是这种失踪400多年的“嗽语”现世。再现了这个“古艺术方言”活化石(见右下图)。
   
    “嗽语”之义查遍《辞源》、《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网上搜索,均无此内容,也未见专家提及。只有董作宾《闽俗琐闻》说到,“明时戚继光坐镇闽中,以部下士卒皆北人,不通闽语,乃作八音之书……相传戚行军时,用一种嗽语,颠倒反切为之,所作八音,盖借为嗽语之标准韵书耳。”然而,经研究可断定“嗽语”与八音的字典作用完全不同:前者属语,其要素是音与义,靠口耳相传;后者属字,其要素是形音义,靠目口耳相传。它的目的不同,嗽语是为“秘军声”,而字典则是据方言以识字。史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军追击倭寇至连江,翌年任福州总兵,镇福州。为不通闽语的北人用方言识字或依字识方言编撰了《戚林八音》辞书。戚属下有一名精通音韵的大学者陈第,他是福州府连江人。《道光旧谱》提到戚参将趋访陈第时,陈“促膝画策,秘军声作八音通语。”这八音通语应该就是“例言”所提“嗽语”,即寿山村的“八音嗽”。屏南县历史上属福州府,寿山村地处该县东部的茶盐古道上,靠近宁德。戚继光曾到宁德抗倭,当地参加戚家军的村民,或由结束驻闽抗倭史命而得授学会“嗽语”,在逻辑与情理之中。“嗽语”使用反切法,将方言声、韵母遵循规则反切再颠倒成语,只要掌握规则、规律极易学会,“一夜”即能听会说。但对于未掌握者则是“秘语”无疑。据寿山村民反映,人民游击队曾经像戚家军那样使用过“嗽语”来“秘军声”。  

 
切脚词?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