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提到的情境是在有許多專有名詞的課堂中,平時不會有什麼民眾或大眾文化去接受這些詞彙,如果大眾有了接受該詞彙的共識那當然不能強加改變。(就像法國人不會制定貓、狗的命名,只會討論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該怎麼用法語表達)
而且你把我所謂的"統一命名"機構、 "所有"外來事物、 維持本國"語言純淨"過度放大了。統一命名不一定要是威權或少數人的權利,維持本國語言純淨則是指不要讓太多外來語顛覆了原有語言的音系、詞彙(雖然像日語、韓語就曾經這麼做)。可能我用了"國家"這樣的詞讓整篇文字看起來很偏激(因為我舉的例子就是以國家為主),或許換成以閩南語為範疇會好一些。

[ 本帖最後由 衖追命 於 2011-7-13 10:43 編輯 ]
如果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這種的,

我相信課堂上用英語、拉丁語、日式英語、國語、納美語......都不會什麼"太多外來語顛覆了原有語言的音系、詞彙",

而這些改用閩南語,對閩南語也沒什麼幫助,

所以...沒差,不需統一
我只是很好奇到了愈高等的課程,這樣專有名詞愈來愈多,老師又索性都用國語或英語發音這些名詞,那母語教學就等於外語教學了......

而且,我覺得未來科技爆炸性成長,會有越來越多的"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出現,搞不好在日常生活就占有一半甚至七、八成的使用量,到時候就好像完全是說外語而不是說閩南語了
你看一下你9樓和13樓的言論,
兩個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是借詞,另一個直接是使用外語,

其實兩者既不影響母語的音韻結構,
(或者說借詞有影響,但影響有限,像日語多了拗音、促音一類),
也不怎麼影響母語的辭彙,因為這些教學用語母語裡本來就沒有,

那...我們要怕什麼?

就借詞而言,
日、韓語裡日常生活借詞也許就七成起跳,
學術方面比例更高,固有語幾乎很少,
甚至排擠掉一些很土白話的母語詞彙,但日、韓語有因此比較弱勢嗎?
反倒因為當初積極引入漢語而使本身文明長足進步,
日本涵化之後到了近代還創造大量漢字詞回銷中華,比漢語本身更強勢,
人家的歸類甚至不把漢源詞、漢字詞當作外來語,所以借詞不是問題,

就直接用外語而言,不只人家日本醫科生的專用術語全是德文,
就算我這個台灣三流大學理工的畢業生,我們教學用書也幾乎全是英文,
包括大學一年級的物理、化學、微積分、工程數學...那些基礎課程,
那中學以前專業術語用英文又如何?


東方的現代化,說直接一點就是歐化,
而西歐文明最強勢的語種,就是英文,
當你要引進西方相對優越的文明時,英文就是不可避免的媒介,

而當西歐文明進入東方,最先"開化"的就是日本,
中、韓人的歐化在不同程度上是接受了日本人的"指導",
當你要透過日本引進西方文明,和制漢語詞就是不可避免的媒介,
其中我們臺灣人受日本人"直接指導"的程度就更高了,所以引入日式英文比例高,

也就是說你應該用開放一點的心胸來看待這些東西,
這些對本民族的文明程度利多於弊,
而那些搞語言純淨的極右翼政府,多半是該民族近代歷史上的失敗所產生的自卑感作祟

回復 #14 Lim 的帖子

法兰西~~~~
,   
,   
,   
  

真剣にやると、知恵が出る。

Ĉiu rajtas lerni la gepatran lingvon,kaj la internacian lingvon.

namah samanta buddhanam vajra me

微博  http://weibo.com/bambooheng

回復 #14 Lim 的帖子

我覺得搞語言純淨的也未必是由於自卑感所產生(雖然以現在來看似乎都是一些在近代不甚成功的國家在做些事)。而且未必搞語言純淨的就是不開放導致文明落後,外來文明的接收和對己身語言的固執不見得要扞格不入。

當然你說的日、韓語的例子是個活生生的文明進步的例子。不過我不認為反其道而行就是偏狹或者對本文明有負面影響。
我覺得這跟國民黨最近的"ROCer"事件一樣,
不是文法問題而是其中隱涵的意識形態問題,"ROCer"意涵了國家主義,
因為諸如American、English...等等詞根都是土地名稱而不是國名,
不會有USer、UKer這些詞根是國名縮寫的單字,這表示的是族群與族群文化是根植於土地,
但台灣這些ROCer用國名做為人群的詞根顯示其心裡認為族群與族群文化根植於國家,
極右翼思維顯見多年法西斯教育之成功,

同樣的,搞語言純淨這件事也不能只看對語言的影響,
還須看他背後隱含的意識形態成形於左右光譜之位置,
搞這些東西的政權,試圖的是一體化,而該注意的就是它的排他性,
會搞語言排他的,就會搞血統排他、宗教排他、文化排他...
也就是極右翼

[ 本帖最後由 Lim 於 2011-8-1 10:0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