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歐洲視角看漢語方言未來

歐洲視角看漢語方言未來

沈志偉

倫敦是個國際大都會。除了共和聯邦國家的移民以外,倫敦更吸引了大量的來自歐盟的移民。你能在倫敦街頭巷尾聽到超過300種來自全世界的語言。在倫敦也能吃到全世界的美食。因此,大倫敦市政府在它的廣告裡毫不諱言地指稱倫敦是“整個世界在一個屋簷下”(The World in One City)。它的多元性讓這個城市非常有吸引力。來這個城市居住和遊玩是許多人的夢想。

除了從面孔上能辨識倫敦人的背景以外。我們也可以從倫敦人的姓名看得出每個人的祖籍與背景。我在大學裡認識了一位來自德國的博士生。她長得一副德國人模樣,但偏偏有一個客家人的姓氏。原來她的後父是個馬來西亞的客家人,因此母親為她保留了一個以客家讀音拼寫的華人姓氏。另一位朋友的母親是英國人,父親是波蘭人。父母故意給他一個以波蘭與拼寫的首名、一個英國的中間名還有一個波蘭的姓。還有一位英國人也自豪地說他的姓以“斯特”結尾,顯示他是古羅馬人的後裔。可見歐洲人為孩子取名字時非常注重家族歷史。

在80年代以前,我國的華裔姓名都以祖籍母語拼寫。Leong Kwong Hong,一看就知道他的祖籍是廣東,Ooi Hock Gim這個名稱不單能道出他所屬的民系,還能知道他的祖先來自福建漳州市。自從80年代“講華語運動”以來,我國華社對華人文化的認知與對語言的審美觀逐漸向北移動。筆者有朋友剛結婚生子,在報生紙上為孩子登記名字時選用漢語拼音,直言說廣東話“不好聽”。

語言態度(Language Attitude)在語言學裡是一個測量語言生命力的重要指標。一旦語言使用者開始對自己語言的提出批判與厭惡時,語言學家便能從中推測該語言的存活率。打開剛入學的小學生名冊一看,方言姓配華語名的學生已經佔多數。這個現象有兩個主因(一)許多年輕家長已經喪失以母語閱讀漢字的能力。(二)家長覺得母語實在難聽。這兩個現象的顯示了華人的語言生態在缺乏正當的照顧與呵護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語言的負面態度是經過長期有形與無形的負面“熏陶”之下形成的。早年華校處罰說母語的學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此外,華社語言政策上的偏差也導致人們普遍上缺乏承傳母語的意識。這正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以致中國大陸各省市語言所面對的窘境。

中斷了超過半個世紀以後,台灣今年2月在客家地區的學校恢復以客語為教學媒介語。香港人也漸漸發現家長更媚英媚華,提出要保護粵語的建議。扭轉人們對母語的負面態度難以立竿見影,這需政商界與民間的長期推動,也要民眾對自己語言文化有更大執著。否則數百年後,歐洲仍保留了今天的多元性,亞洲可能會變成千篇一律的文化沙漠。

原文:http://opinions.sinchew-i.com/taxonomy/term/10
反切:
頭字,管調性(陰陽),管聲母。
尾字,管調類(平上去入),管韻母。

1 陰平;2 陰上;3 陰去;4 陰入
5 陽平;6 陽上;7 陽去;8 陽入

一筆一劃皆財富,
識繁識簡通今古。
現在華人世界能以祖籍母語拼寫名字的,除了中國大陸官話區之外,應該就只有香港澳門了吧?
電白黎話八調
33陰平,22陽平,31陰上,44陰去,
43陽上,5陰入,2陽入,55長陰入
華人世界?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呢?
反切:
頭字,管調性(陰陽),管聲母。
尾字,管調類(平上去入),管韻母。

1 陰平;2 陰上;3 陰去;4 陰入
5 陽平;6 陽上;7 陽去;8 陽入

一筆一劃皆財富,
識繁識簡通今古。
華人世界當然包括新馬,新馬不是採用了簡體字和漢拼了嗎?現在的人名是按照祖籍母語的讀音拼寫嗎?
電白黎話八調
33陰平,22陽平,31陰上,44陰去,
43陽上,5陰入,2陽入,55長陰入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全世界唯一(唯二)可以完全使用閩南話拼寫的地區吧?國家沒有任何規定要求名字應該怎麼拼寫。要給孩子一個完全的法文名字都可以。
反切:
頭字,管調性(陰陽),管聲母。
尾字,管調類(平上去入),管韻母。

1 陰平;2 陰上;3 陰去;4 陰入
5 陽平;6 陽上;7 陽去;8 陽入

一筆一劃皆財富,
識繁識簡通今古。
原帖由 jmraymond 於 2011-6-22 15:29 發表
現在華人世界能以祖籍母語拼寫名字的,除了中國大陸官話區之外,應該就只有香港澳門了吧?
拼寫? 拼寫在哪裡?
你的意思是說證件出現羅馬拼音的部份嗎?

台灣多數的證件只用漢字,包括戶籍登記,
(這是個很嚴肅的族群歧視問題: 現行法令容許原住民恢復祖名,卻仍規定一定要用漢字登記,於是成了四不像,譬如看到"加"該唸ka還是ja?),

但是像台灣的護照有加注羅馬字的就可以啊,雖說是要檢附證明文件,
譬如很常見的手法是: 你跟大學母校申請一張英文成績單(通常畢業前都會做)時,
要求母校行政人員key你母語的拼音而不是普通話的,
然後憑這張文件做證明就可以更動護照上的羅馬拼音,
據說2000年改朝換代前審核比較"龜毛",2000年以後就很容易達成,

然後,你就可以用護照做為身分証明去辦其他證件,
譬如說用護照去銀行開戶是合法的,雖說一般好像只有外國人這樣搞,
但如果你堅持要以此手法讓戶頭是台語羅馬字拼寫,沒有一條法律可以禁止你

回復 #6 Lim 的帖子

哈哈,“曲线救国”
貌似Limkiamhui兄(没办法了,楼上那位也叫Lim)说过,大陆的护照可以在後边加一个常用英语名之类的东西。我就没确认过……
,   
,   
,   
  

真剣にやると、知恵が出る。

Ĉiu rajtas lerni la gepatran lingvon,kaj la internacian lingvon.

namah samanta buddhanam vajra me

微博  http://weibo.com/bambooheng
馬來西亞就更加簡單。姓氏從英國殖民時代一直沿用到現在,當時是沒有「國語」的,任何南方的中國人到馬來西亞(兩百年間爲英國領土),註冊身份證肯定說的是籍貫母語,拼寫的人就憑感覺記錄。所以才會有今天千變萬化的寫法。現在,名字完全取決於父母。

前面加一個日文名字,可以。
中間加一個母親的姓氏,可以。
孩子的名字後面加上父親的名字,可以。
用海南話發音,可以。當然,華語也可以。
反切:
頭字,管調性(陰陽),管聲母。
尾字,管調類(平上去入),管韻母。

1 陰平;2 陰上;3 陰去;4 陰入
5 陽平;6 陽上;7 陽去;8 陽入

一筆一劃皆財富,
識繁識簡通今古。

回復 #8 南洋島民 的帖子

简直是“冇王管”,哈哈
,   
,   
,   
  

真剣にやると、知恵が出る。

Ĉiu rajtas lerni la gepatran lingvon,kaj la internacian lingvon.

namah samanta buddhanam vajra me

微博  http://weibo.com/bambooheng
原帖由 此君 於 2011-6-23 14:16 發表
哈哈,“曲线救国”
貌似Limkiamhui兄(没办法了,楼上那位也叫Lim)说过,大陆的护照可以在後边加一个常用英语名之类的东西。我就没确认过……
不曲線的話就得要開放羅馬字登記戶籍,

可想而知島內害怕"分化族群、挑起對立"不想這樣做的是哪一party

阿就當年禁教會羅馬字的那party,



馬來西亞“冇王管”的做法才是王道樂土啊,
我們也能加母姓、日文名、法文名.....但是...全要寫做漢字
幾年前有個混血藝人身分證寫做"維多利亞。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