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 ka sø / sap sue

閩縣話口語講 ka lø, 這個 lø 是賞聲, 因為僅此一例, 無法查找出原型.
後來我在秋谷的閩東區四縣市那本書中發現福鼎話將垃圾講作 lah se, se 亦是賞聲, 因此我確定閩縣話的 lø 原型就是 sø 上聲.
無獨有偶, 我又發現廈門辭典又有 sap sue 一詞, sue 是上聲, 雖然辭典借'洗'來寫, 但明顯是錯的, 因為'洗'和閩縣話的 sø 是對不上的. 至於本字, 還待探究.

除了閩縣話, 福鼎話和廈門話, 尚未見到閩北, 福安等地有此說法. 若吳贛粵亦無這種說法,  sø / sue 可能就是海墘閩語的特徵詞了.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ø / ue 對應的例子

榕廈這兩個母的對應僅限 l, tsh, s三聲母
梳 sø/sue;
初 tshø / tshue
鑢 lø / lue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赣语除了“拉飒”之外,一般用“屑子/屑哩”一类的说法表示“垃圾”。

胡松柏主编的《赣东北方言调查研究》,横峰县姚家乡的福建话“垃圾”说成 saʔ4 sue22 。这种福建话分阴阳上,只有一个去声,来自泉州府。音系没有说明变调情况,22则是阴平调,跟厦门的上声不符。不能排除是该书记音有误。

《集韵》爽阻切只看到“糈,博雅饊也”“蔬,粒也”这两个表示米粒的字。赣语常用的“屑”本来是指碎末,但用米料来表示垃圾我没见过。
在我的語感中, ka soe 一般是紙屑, 塵土, 毛髮組成的少量垃圾. 因此垃圾堆講作 pung so toi, 卻不能講 ka soe toi.
糈是怎麼找來的?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聽起來這横峰县姚家乡的福建话“垃圾”说成 saʔ4 sue22,
很像我們的sua(也是陰平)-sap,只是字序顛倒而已,

台灣話裡並不是指垃圾,而是零碎物、瑣碎物,可引伸為紙屑、塵屑,
也可形容一個人小毛病、小問題多 ,

通常認為sap就是"屑",sua也許是"沙"
原帖由 Nguang 於 2011-9-18 10:57 發表
在我的語感中, ka soe 一般是紙屑, 塵土, 毛髮組成的少量垃圾. 因此垃圾堆講作 pung so toi, 卻不能講 ka soe toi.
糈是怎麼找來的?
《集韻》裏翻來的。
“糈”的释义:
1.糧食;糧餉。《史記·貨殖列傳》:“醫方諸食技術之人,焦神極能,爲重糈也。”宋王安石《送張頡仲舉知奉新》詩:“老吏閉門無重糈,荒山開隴有新粳。”清王韜《〈普法戰紀〉後序》:“顧英此時方亟亟乎嚴邊防,增兵額,籌餉糈,自爲支持計。”
2.祭神用的精米。《楚辭·離騷》:“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王逸注:“糈,精米,所以享神。”《史記·日者列傳》:“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爲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司馬貞索隱:“糈音所。糈者,卜求神之米也。”唐韓愈《潮州祭神文》之一:“今以始至……與人吏未相識知,牲糈酒食器皿觕弊,不能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