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香山縣志》中關於香山縣本地閩語跟粵語的記載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版,〈卷之一(風土志第一):風俗〉,《香山縣志》,知縣鄧遷(修),黃佐(輯):
邑民上稟風氣,下鍾水土,故其氣輕,其質柔,其音唇舌、其聲羽、其調,十里而殊,故有東話,有客話。
客話,自城內外及恭常之半為一,通於四境。東話,良字之半及龍、得、四、大等為一外,有谷字、黃旗角愈侏「亻離」,近於潮閩,譯以客話乃通。城中近於廣而近正音,黃旗之半及大攬近順德,又其半及黃梁、古鎮近新會,亦皆曰客話。
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卷之一(輿地):風俗〉,《香山縣志》,知縣申良翰(修),歐陽羽文(輯):
邑民稟山海之氣,土薄水駛,其氣清,其質柔,其音唇舌,其聲羽,其調,十里而殊。或有客話、東話。客話,自城內外及恭常之半為一,通於四境。東話,良字之半及龍、得、四、大等為一外,有谷字近於潮閩,譯以客話及通。城中或近於廣而音稍重,惟小欖音近郡城,黃旗之半近順德,又其中及黃梁、古鎮近新會。
乾隆二十五年(1750年)版,〈卷三:風俗〉,《香山縣志》,知縣暴煜(修),李卓揆(輯):
邑民稟山海之氣,土薄水駛,其氣清,其質柔,其音唇舌,其聲羽,其調,十里而殊,有客話、東話。客話自城內外及恭常都之半為一,通於四境,類郡城而少濁,近於正音。東話,常都之半及龍、德、四、大等都為一。小欖及黃旗都之半近順德,又其半及黃梁、古鎮近新會,亦皆曰客話,惟谷字都近於潮閩,譯以客話乃通。
(句讀的標點符號若有標錯的話抱歉。)
(香山縣的都坊:仁厚坊=縣城,良字都=南區環城一帶,黃旗都=東北部黃圃等地,大欖都=西北部小欖等地,龍眼都/隆都=沙溪、大涌,谷字都=三鄉等地,得能都=張家邊/火炬區一帶,四字都=南蓢鎮北部(欖邊一帶),大字都=南蓢鎮南部(南蓢墟一帶),恭常都=珠海本部、澳門,黃梁都=斗門,另資料中提到的黃旗角目前為廣州南沙區黃閣鎮)

似乎很早三鄉話就被認為比其他中山閩語更接近福建、潮州。
另外早期似乎都將閩語稱作東話,粵語稱作客話,不知道這些說法是否還保留?我是沒印象我們南蓢仍有這些說法(也可能只是我沒聽過)。
還有就是黃旗角跟良字之半這二地方似乎已失卻或被同化?乾隆方志就再沒提到這二地。

[ 本帖最後由 閩唐 於 2014-12-22 19:13 編輯 ]

回復 #1 閩唐 的帖子

似乎很早三鄉話就被認為比其他中山閩語更接近福建、潮州。
另外早期似乎都像閩語稱作東話,粵語稱作客話,不知道這些說法是否還保留?
三鄉話有「講村 - kɐu13*21 tsʰui33」(說舊三鄉本地話)、「講客 - kɐu13*21 kʰɐiʔ31」(說廣府話)、「講半村客 - kɐu13*21 pɔa212*33 tsʰui33 kʰɐiʔ31」(說村客夾雜的話) 這三個提法,就是沒有「客話 - kʰɐiʔ31*33 hɐi21」這個提法。今天三鄉話多了「講白話  - kɐu13*21 pɐiʔ33 hɐi21」的提法,意指「講本地話」,尤指「講廣府話」,相對於「講普通話 - kɐu13*21 pʰu13 tʰuŋ54 hɐi21」。

三鄉話早已不自覺地成為「半村客」次方言,「講普通話 - kɐu13*21 pʰu13 tʰuŋ54 hɐi21」的講法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電白和雷州的一些地方,也把講粵語稱為“講客”。
電白黎話八調
33陰平,22陽平,31陰上,44陰去,
43陽上,5陰入,2陽入,55長陰入
鄰村大布話「講客」說「kɔ13*21  kʰeaʔ31」。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