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輶轩使者 於 2008-11-19 11:32 發表
... 而且“动调”有dependence,比如府城和揭阳的阴上、去、入三声,都会根据后面的字调高低去调节它自身的音高,这也是上面列出两种调值的原因。 ...
同安 亦然!   

對,有這種說法之於同安腔。所以,這些所謂的「動調」本身也是波動的,對於這些語言來說。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原帖由 limkianhui 於 2008-11-19 15:22 發表
終於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了。如果可以繼續的話,請繼續吧……
叫我找十几年前看的东西,真是辛苦。哈。

丁邦新的文章我翻了一整箱十几年没碰过的纸箱,找到了。另一篇文章,没找到。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Volume 55, Part 4,page 755-788 (1984)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五本,第四分,第755-788页,中华民国七十三年十二月
《吳語聲調的研究》,丁邦新。

我把稍微有关的地方抄一抄:


1.本調、變調、基調與原調
研究中國方言的學者一向將一個字單念時的聲調作為「本調」,而將連續時發生變化的調稱為「變調」,如此界定在應用起來並無問題。但是如果在意涵上有將「本調」誤認為「本來的調」的可能,那麼就產生了不必要的紛擾;同樣,「變調」只是指稱上文所界定的某一情形下的聲調讀法,並不包含「變調」不是本來的調,或「變調」一定後起的意思。平山九雄(1975)用「基本調值」及「替換調值」稱指「末位音節」及「非末位音節」比較清楚,因為這些名稱都只是用來說明平面的現象,並不包含時間前後的因素在內。本文仍舊沿用「本調、變調」這兩個名稱,但是另外提出「基調」和「原調」兩個名詞來,前者是平面性的,而後者則是歷史性的.


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丁邦新已经看出来(变调)可能在历史上来得比(本调)早,另外,(本调)可能不是(本来的调)。

最后一页我们可以看到:


這樣我們就得到吳語的古聲調系統:
陰平 陽平 陰上 陽上 陰去 陽去 陰入 陽入
*55 *22 *35 *13 *42 *21 *55 *22


所以丁邦新推论出来的是吴语古音,不是汉语古音。不过,调值倒是跟别人推论出来的中古汉语调值几乎没有两样。

丁邦新的(基调)在今天的英语称为“underlying tone”。他也发现在吴语里,(本调)比(基调)的阴阳分别模糊些,意思就是,(基调)阴阳区别较明显。这跟我讲的闽南语(本调)有(阴阳颠倒)的现象是同样的。


四、結論
這個研究是根據我(1982)的以變調為基調的構想,所做的一個試驗。只要把上文中討論過的小方言的本調也列成一個表,立刻就可以發現調值的變化和差異都相當大,不像根據基調得來的結果顯示相當整齊的方向,試以陰陽入的調值作一個例子:
....
雖然還可以大致看出高低的情形,但遠不如基調的調值有清楚的方向.


也就是说,吴语(本调)的(阴阳颠倒)的现象没有一些闽南语那么严重,不过丁邦新还是看出来了(本调)的阴阳比(基调)要模糊多。

总体说起来,丁邦新可以说是比我讲话客气一点,话故意没说那么清楚。不过他肚子里怎么想,我相信大家看得出来。

吴语,闽南语是兄弟语系。只不过吴语后来头重尾轻,而闽南语头轻尾重。两种语系都有(连调片语)。不过,到底是是吴语的片语调法来得早,还是闽南语也很原始味道的双调构造来得早,我还是摸不清楚。我个人的偏好是吴语最古时代也是一种双调语言,不过这是我个人的偏好,事实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福州话(闽东话)声调构造我看起来介于吴语,闽南语之间。不过整体说起来,较偏于闽南语,是(类双调语言)。英语我会说成“quasi-stereotonic language"。不从双调观点去了解闽东话的声调构造,我想大家是会很头痛的。我是建议用双调观点去建立闽东话的骨头构架,然后再来加入吴语类的片语调法。不过闽东话我没有仔细研究过,只希望让大家参考参考而已。我是用双调观点非常成功地看出了潮州话声调的道理。希望闽东话也是如此。
漏了丁邦新的一段话:


2.變調之意義、認定與捨取
最近我提出變調有可能是原調的看法(參見丁1982),主要是根據海南語臨高方言的兩個小方言。
...


这样很清楚了吧?其余的,请大家去找原文吧?(图书馆没有的话,从线上也能购买,不过可能不值得花钱。)
原帖由 tadpole 於 2008-11-19 17:36 發表
最后一页我们可以看到:

這樣我們就得到吳語的古聲調系統:
陰平 陽平 陰上 陽上 陰去 陽去 陰入 陽入
*55 *22 *35 *13 *42 *21 *55 *22
好了,其实丁邦新在他的(平仄新考)一文内,有更直接了断的中古音调考证。原文我没有,但是在竺家宁著作的(聲韻學)一书内有提到:


對中古四聲作深入考察的,有丁邦新「平仄新考」一文。這篇文章利用「悉曇藏」中翻撿所得的全部有關對譯長短音的資料,又參考了羅常培「梵文顎音五母之漢藏對音研究」(史語所集刊第三本,1931)的資料,列為三表,分類來敘述對音的情形。由31組對音資料分析,得到這樣的結論:中古平仄聲的區別,就是平調和非平調的區別。平調指平聲,非平調包括上、去、入三聲。其中,上聲是高升調,去聲大約是中降調,入聲是短促的調。丁氏的文章是歷史來討論中古聲調的調值最精關的。


這樣很清楚了吧?

閩東話聲調複雜,不過,我們從(重疊詞)動靜調的動調來看看閩東話的聲調吧?(http://zh.wikipedia.org/wiki/福州話)

陰平:55-55
陽平:33-53
上聲:35-33
陰去:53-213
陽去:53-242
陰入:53-24
陽入:33-5

这样够明显的了吧?闽东话声调再怎么复杂,在(重叠词)动静调的头一字的声调,是跟中古汉语的声调绝对一致的。

所以我说,吴语及闽语的声调,绝对不能用(本调)及(变调)来称呼或做分析。重叠词的动静调,从闽东话非常复杂的声调表里,居然找出了跟中古汉语绝对一致的对应。我经常强调(重叠词)的重要性,从闽东话就晓得为什么他它么重要了。闽南语的动静调结构,历史上是绝对是从(重叠词)演化而来的。你不看(重叠词),闽东话及中古汉语声调的关系你是看不出来的。

闽南语声调的教学,是该用(重叠词)及(双调调值表)来教的。动调静调是不可以拆开学习的。很可怜的,在今天的闽南语教材里,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
我是閩南話變調和中古四聲的門外漢﹐看了丁老的文章後啟發很大﹐覺得這兩個問題可以簡單化並想說幾句﹕

中古平聲大約是指平調,上聲大約是指升調,去聲大約是指降調,入聲大約是指短促的非平調。

陰聲大約象女人聲音﹐屬高音﹔陽聲大約象男人聲音﹐屬低音。

陰平大約調值是44
陽平大約調值是22
陰上大約調值是35
陽上大約調值是13
陰去大約調值是53
陽去大約調值是31

1。閩南的泉州話的陰平的靜調值是44﹐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靜調好﹔(廣州話陰平的靜調值是55)
2。閩南的泉州話的陽平的靜調值是24﹐動調值是22﹐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動調好﹔(廣州話陽平的靜調值是22)
3。閩南的泉州話的陰上的靜調值是544﹐動調值是24﹐漳州話的上聲的靜調值是53﹐動調值是是45﹐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動調好﹔(廣州話陰上的靜調值是35)
4。閩南的泉州話的陽上的靜調值是22﹐動調值是11﹐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都不好﹔(廣州話陽上的靜調值是23)
5。閩南的漳州話和廈門話的陰去的靜調值是21﹐動調值是53﹐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動調好﹔(莆田話陰去的靜調值是42)
6。閩南的泉州話的陽去的靜調值是31﹐動調值是11﹐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靜調好﹔閩南的廈門話的陽去的靜調值是22﹐動調值是21﹐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動調好。(長汀話陽去和陽上的靜調值都是21)

我不同意中古陰入的調值是平聲調的(55入)和陽入的調值是平聲調的(22入)﹐因為中古平仄(仄聲也叫側聲﹐“側”就是不平的意思)聲的區別,就是平調和非平調的區別,非平調包括上、去、入三聲﹐入聲屬非平調﹐自然不能是平聲﹐只能是去聲調值或上聲調值。根據平上去聲的規律﹐很可能陰入陽入的調值同是去聲或同是上聲。我個人感覺上聲的陰上調值35要發成入聲難度很大﹐聲音要拉的很長﹐不太符合漢語的發音規律﹐全國好像只有莆田話陽入白的靜調值是35﹐而且資料顯示35下面沒有橫線﹐可能會讀的很長。所以我個人認為陰入陽入的調值同是去聲﹐
陰入大約調值是53入(53和55在讀成入聲時非常相象)
陽入大約調值是21入(21和22在讀成入聲時非常相象)

7。台灣閩南話的泉州腔和漳州腔陰入的靜調值大約是(21入)﹐動調值大約是(53入)﹐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動調好﹔
8。台灣閩南話的泉州腔陽入的靜調值大約是(53入)﹐動調值大約是(21入)﹐若以唐宋人的耳來聽當然用動調好。

另外﹐我有三個疑問﹕
1。唐宋人在吟詩時是否變調
2。唐宋人在讀書時是否變調
3。唐宋人在講話時是否變調
第一個疑問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如果平變仄﹐仄變平﹐就會破壞詩的音節和諧﹐但第二第三個疑問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