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   間kainn  肩kuainn   反páinn    飯pn̄g
   
  回復 #18 limsian:
   Chi̍p-bí ê Tâng-oaⁿ-khiuⁿ  tio̍h-sī Tâng-oaⁿ-khiuⁿ.
ainn分為兩類
一類是ainn
一類是uainn
可以多舉幾個例子嗎?看一下有什么規律沒?
泉州話都是讀uinn(間 肩 反)
飯讀png
集美話是一種同安腔。同安腔分佈在同安區、翔安區、集美區的後溪鎮、僑英街道辦(原屬於集美鎮)、集美鎮、金門縣。內部依地理方位的不同,腔調略有小區別。集美話,一般指現集美區市中心,即集美鎮一帶的腔調。集美話,大致上與同安區、翔安區的腔調一致,僅個別發音有自己的特色,表現為比後者更加接近廈門腔(算是一種過渡帶的口音)。

間,在集美,同時存在keng(來自廈、漳)和kaiⁿ(來自同安)。閒,也一樣,同時存在êng和âiⁿ。又如“千、前”,都同時存在兩種說法。但是,注意老輩的多只講同安腔,中年以下的則是一會兒漳、一會兒同(安)。司空見慣也。

不過,在集美,像“反”、“還”啦,都只保留同安腔páiⁿ、hâiⁿ,未曾聽過發漳音péng和hêng。甚至,連廈門腔也都還保留“hâiⁿ”(還),但是“反”已經完全是péng了。足見語音的過渡性質及演化。

飯,與上述是兩個範疇的東東。當然只有是pn̄g。不知鴻雁為何有此疑問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也沒什么疑問,只是順便問一下,能做到"面面俱到"最好,對同安話又不了解.呵呵
叮,是陰調字;而“tân一聲”是陽調字,不相符也。

另外,我給你作證一下。亭、釘,白讀音的韻母是/an/沒錯。在閩南,有關“亭”的地名很多都讀白讀音的tân,比如,漳浦的前亭鎮,又如集美區的“西亭村”。

而“釘”讀成tàn(動詞)、tan(名詞)則是泉腔特點,同安亦如此。對應漳腔的tèng和teng.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我有一個疑問:叮,可能是很晚的字,從口的很多擬聲詞都是新造的,叮可能是北方新造的詞(北方那時候已經沒有濁聲母之分了,所以陰陽就不適合了)
只是推測,不知道叮最早出現的年代
也就是說閩南話的tan也有可能跟北方的叮是對應的,至于本字可能有比叮更早的字來對應
原帖由 limkianhui 於 2007-10-2 15:48 發表
而“釘”讀成tàn(動詞)、tan(名詞)則是泉腔特點,同安亦如此。對應漳腔的tèng和teng.
還有一個陰平的tan,表示名詞

剛好北方話也有陰平跟去聲的ting1釘子/ting4釘在上面
那個名詞,我本來就有說到啊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歹勢.看頭沒看尾,煞著布袋尾就走

最近注意力不甚集中
原帖由 鴻雁於飛 於 2007-10-2 15:53 發表
我有一個疑問:叮,可能是很晚的字,從口的很多擬聲詞都是新造的,叮可能是北方新造的詞(北方那時候已經沒有濁聲母之分了,所以陰陽就不適合了)
只是推測,不知道叮最早出現的年代
也就是說閩南話的tan也有可能跟北方的叮是對應的,至于本字可能有比叮更早的字來對應
你以上所說的絕對有道理,相信一定存在著不少後起字。至於“叮”這個字到底是不是後起字,還有待認知。

另外,北方話說到“蚊蟲叮咬”的“叮”,也是讀陰平。正好,閩南語同樣也有此一說,但閩南語是讀陰去(漳:téng;泉tàn)。所以,相比之下,我更加覺得閩南語的這個代表“蚊蟲咬”的動詞,就是“叮”。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