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
[mai~][bai][p'ai][pai~]这些都有"不好,败,坏"的意思
同个意思各地读法有所不同,各种读音的意思区别也各有千秋
哪位总结一下呢
用“丕”不对吧。

出土的两周金文里面经常用到“丕”的,比如“丕显文武”,是很褒义的一个词。魏文帝的名字也是丕。我认为上古时代丕字和否绝对没有关系。
丕,大也。【書·大禹謨】嘉乃丕績。 又奉也。【前漢·郊祀志】丕天之大律。【註】奉天之大法也。
而且丕字是平声字。

否字和不字的渊源可能更深一些。诸子的著作中多见“不”代“否”的例子。

又,潮汕有phai2也有bai2,意思不一样。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丕的古字體寫成否,跟“否”屬于字形相同起源不同的兩個字

桮 就是從丕(古體否)得音

[ 本帖最後由 鴻雁於飛 於 2008-1-16 00:50 編輯 ]
我記得有人認為認為是丕(其古體為“否”跟表示否定的否無關)
丕在音韻上說的過去,意思我不知道他怎么說

泰伯篇载:“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尔雅》曰:“乱,治也。”

此例 只是用來說明古義不一定跟今義一樣。
當然亂臣也有人認為就是亂臣臣子。見仁見智
表示否認定義的不否是同源,只是音韻變化而引起語音層疊
否的古音應該同不
父的古音應該同爸
怖的古音應該同怕

常用詞在口語中存古性,書面語按正常的音韻變化,這也算另一種形式上的“文白異讀”(當然嚴格的來說不算,因為文白異讀至少要有系統性)

回復 #4 輶轩使者 的帖子

台灣也沒有鼻化。
原帖由 iapsianchin 於 2008-1-16 08:28 發表
台灣也沒有鼻化。
不,準確地說是,台灣一部分鼻化,一部分不鼻化。
在福建,泉州不鼻化,漳州鼻化。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你如果繼續挑釁,濫用污言穢語,我將會動用論壇條款,進行處理。僅此警告。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我始终是不认可用丕来表示这个意义。丕,从来是一个高尚褒扬的词。

丕的古字体是不而不是否。从金文看(详细可参各金文字典,如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没有“否”这个字形,只有“不”。“不”的字形既是“不”,也是“丕”,陈先生谓之“不丕同构”。“不”是祖字,“丕”是“不”的转注字。“不”可以通“否”,也可以通“丕”,但“丕”经过转注分化出来之后,绝没有通“否”类意义的例子。《汉语大字典》所收历代“丕”的意义基本都延续了褒义这一路线:1. 大。《史记》“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2. 遵奉。《汉书》“丕天之大律。”3. 连词,乃,于是。《书》“三危既宅,三苗丕叙。”4. 助词。《书》“其丕能諴于小民。”5. 姓。没有可以通“否”“不”的例子。

基本可以总结的是,丕的古字体是不而不是否。古代由“不”分化出后世的“不”“丕”“否”。但“丕”的意义自分化出来后不能回指“不”,它有它自己所司之域。“不”作为祖字形,可以通“丕”,“丕”作为子字形,不能通“不”,就像古籍中“不”可以通假“否”,比如“事克谐不”=“事克谐否”,但“否”不可以反过来通“不”,比如“居则曰,不我知也”不可以改成“居则曰,否我知也”。这是一种上下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A-->a,b,c。
a-->a1。

A和a字形仍相同,b、c出自A而字形有所变动增益。这种情形下,有时候会在文献中发现a通b、c的例子,却没有b、c通a的例子,因为其实a通b、c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一种返祖机制,即由于A和a字形相同,所谓的“a通b、c”事实上是“A通b、c”,而从根本上说,A作为祖字,具有通a、b、c的权力;相反,a、b、c之间分化之后,不能互通。但子字a又衍生孙字a1,则a可以通a1,和A(或与A同形的a)可以通a、b、c同理。

上面的例子,A相当“不”,a、b相当“不”和“丕”(不的例子没有c存在),然后“否”又相当 a 所衍生的a1。


古今义差别甚大的也有,但一来字义嬗变一般都有例证(不仅仅是传世文献,还包括出土文献)可考,二来有不少不同于今的古义是后人曲解前人所致。

综上所述,“丕”字,我是始终不同意拿来作为“phai”的本字的,因为它有确定的义域。
“不”和“否”倒还可以。音韵意义都比较相合。尤其是子字“不”所衍生分化的孙字“否”。
不,【韻補】叶補美切,音彼。

否,【廣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音痞;又【集韻】【韻會】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