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20 GnuDoyng 的帖子

a-ma我只在台湾的电视上听过
Ĭng cĭng-lī, dáik cê̤ṳ-iù
因眞理,得自由
原帖由 lumiere 於 2008-10-21 01:32 發表

县志上有说起步“明代,柯姓从闽南迁入”,但是姓柯的的确不多,形不成大规模影响。还有“清代,外地迁入的人口较多,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统计有‘流寓’6101人,主要是逃荒来罗的农民和漳州、泉州、莆田、仙游及浙南一带的商 ...
起步周姓始祖周尔,清咸丰(1851~1861)从同安县郊岩乡迁居起步街。

其实周姓是两兄弟,最早是定居在罗源城关的南门,后来又搬迁到起步的。我的一个起步周姓同事说他爷爷还会说闽南话,记载中也讲到上世纪70年代那些闽南移民老人之间还有用闽南语交流的。

起步的蔡姓估计也来自闽南,罗源蔡姓只在起步出现,闽南是福建蔡姓的聚居地。

起步镇驻地的主要姓氏有:林、辛、陈、黄、叶、尤、潘、蔡、柯、周,其中辛姓是起步独有,潘姓也基本集中在起步。

起步的守护神“三代公”来自德化山区,看来起步可能有来自闽南德化的姓氏。

[ 本帖最後由 mdese 於 2008-10-22 07:46 編輯 ]
原帖由 Nguang 於 2008-10-20 11:12 發表
我將羅源歸入'阿系', 確實是以起步鎮的話為依據. 我不曉起步鎮的閩南人到底有多少, 不過我見覺這些移民對當地人的語言改變力量應該不大, 與我論蠻講那段話中所講「人稱辭前綴是一種文法表現形式,又是很高頻的現象,蠻講 ...
要说起步“当地人”估计找不到,罗源的姓氏基本都是宋、明、清之后从外地迁来的。

起步镇的口音和城关基本无异,但仍有少部分词汇不同,尽管起步紧靠城关。虽说府城话和连江话对罗源话而言更有强势,但对于融汇于起步的闽南话而言还是远了点,虽然闽南话最终没有影响到起步的口音,但像“阿”这样的人称前缀被吸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问题是为什么单单有闽南移民的起步街有“阿”的人称前缀,而在罗源境内的其它区域都没有这种现象?是退化到偶然的巧合还是吸收外来语言习惯的必然?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不会全县各地都退化到“一阿”不留,而起步完整保留到“全阿”无损。当然现在只有一些人名的前缀有“阿”了,其它的很少听到,但在上世纪70年代时,起步还是全“阿”,之后逐渐减少。

[ 本帖最後由 mdese 於 2008-10-22 18:12 編輯 ]
单从各位提供的起步话情况讨论,可以说起步有可能是受到闽南移民影响而放缓了丢失“阿”的步伐,或者是在罗源消失“阿”之后由于闽南语族群的到来重新生发“阿”,然后现在又受罗源话的大势影响而逐渐减少,其结局很可能是和罗源主流一样“阿”完全消失,仅存个别“化石”词语。

说到第一种可能的“放缓”,就如同潮州凤凰潮语、留隍潮语、旧三饶潮语等由于当地有较多客家族群,客家话具有前鼻音系列,而可能导致凤凰潮语等放缓了丢失前鼻音的步伐。然而,不能够说凤凰的潮语有前鼻音是客家话势力过大影响而引入前鼻音系列,只能说是外力有可能拖慢了它们丢失前鼻音的步骤。潮语有可以证明这个的文献,因为罗马字材料可以证明一百六七十年前潮州话具有前鼻音,而且目前这些地区有前后鼻音的分布和客家话并不完全一致(客家话和闽南语的前后鼻都不是完全对应中古的,各有其特色),因此我们只能说客家话的存在和客闽交流有可能使其演变步伐放慢,但不能说是外来引入了前鼻音。不过闽东似乎没有这种历史材料可以来判断。

上面说的第二种可能则是后来引入,但后来引入的“阿”按mdese兄所说,也变成“当然现在只有一些人名的前缀有‘阿’了,其它的很少听到,但在上世界70年代时,起步还是全‘阿’,之后逐渐减少。” 这个其实间接暗示了前缀消失的过程。按照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威望高的口音往往会影响威望低的口音,罗源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城关地区先发生不用“阿”的创新变异,然后再由城关口音影响到罗源各地。从各地“阿”的消失如此彻底(除个别化石词语外)来看,可以推断这个消失的时间是距离现在相当久了。(就像语言年代学可以通过两种有亲缘关系的语言之间存留的共同词汇之比率来判断两种语言分离的大致年代一样,年代越久,创新越多,消失的共同词汇和语法现象也就越多)

再者,考虑到整个闽东的话,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着眼,起步的例子虽可能被判为“外来影响借入”,但尚无法推翻“阿”是古代闽东共同前缀的可能,因Nguang的例子中举到寿宁、周宁等不受闽南族群及其他非闽语影响的闽东语(往往这类相对闭塞的方言也是存古度最高的)中都有“阿”前缀而无“依”,这才是关键所在。要讨论闽东语的“阿”和“依”,必须能够解释整个闽东语范围内的“阿”“依”分布现状、历史和变化机制(接触引入还是承继演变)。

PS 我之所以相信“阿”曾经存在,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闽东和闽南同属于"闽语",而按照丁邦新先生的论证,魏晋六朝时代的古吴语,其实就是现代闽语的祖先。而现代吴语的祖先则是魏晋六朝时代的北语和吴语结合的后裔。这也是为何南吴语比北吴语有更多的类闽语特征的原因,因为南吴语如温州话等具有闽语(其实确切说是古吴语)的底层。而古吴语中,使用“阿”前缀是一个很典型的特征。这从反映了那个时代口语特色的《世说新语》中就可以很明显看出:
锺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解人意。”
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行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王右军道东阳。“我家阿林,章清太出。”
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
王神意闲畅,谢公倾目。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瓜,故自未易有。虽不相关,正是使人不能已已。”
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
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摧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
谢公熟视殷,曰:“阿巢故似镇西。”
谢公尝与谢万共出西,过吴郡,阿万欲相与共萃王恬许,太傅云:“恐不必酬,意不足尔。”
王中郎举许玄度为吏部郎,郗重熙曰:“相王好事,不可使阿讷在坐。”
谢于是乃还,未至船,逆呼太傅,安曰:“阿螭不作尔。”
其实举例的目的也是想说,“阿”不是闽南语的专利,见到“阿”未必一定就是闽南的影响。因为闽语共同的祖宗古代吴语也一样有这个“阿”前缀。(从上面部分也可看到如“我汝伊”这种闽语的特色代词,这也正是古代吴语/六朝时语的典型代词)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說得沒錯, 起步的'阿'無可能是來自閩南語的'阿', 只可能是羅源話原始型態的保留.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我比较赞同这种看法

可以说起步有可能是受到闽南移民影响而放缓了丢失“阿”的步伐,或者是在罗源消失“阿”之后由于闽南语族群的到来重新生发“阿”,然后现在又受罗源话的大势影响而逐渐减少,其结局很可能是和罗源主流一样“阿”完全消失,仅存个别“化石”词语。
原帖由 mdese 於 2008-10-21 16:50 發表
我确实没听到宁德人有用过“阿”的人称前缀,“阿”在闽东也许只是个别县市特有的吧?突然想起,我有个同学的母亲是霞浦北壁人,他哥哥的小名就是 ...
福安话中“阿“用法我想应该和福州差不多,阿爸、阿nɛ、阿舅。。。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我邻居叫他爸爸“阿爹“ 。我的用户名akin就是家人和亲戚对我的昵称。背指他人的父母时称“伊阿爸/爹“(jaba),"伊阿妈/nɛ"(janɛ),"伊阿婆"(jabɔ)。父母称家中最小者“a nɔng“。
方言志中记载的肯定不全,我看过了,同音字表中很多读音都没列出来,有不少都是地道的方言字。
ʔ  ħ  ç  β  θ  ʃ ʒ         |       ø  œ  ɔ  ɛ  ɪ ʊ     |     æ  ə  ɑ  ɯ|
阴平1边  阳平2便(~宜    阴上3丙 阴去5变 阳去6辨  阴入7鳖 阳入8别

回復 #27 akinchen 的帖子

嘿,这个合音的“伊阿”ia,在潮语中也是十分常见呢~(只用于亲戚称谓这些,不能用于物品所属关系等)

意思          潮语说法

我              我uá
我的          我阿uaⁿ

你              汝lúr
你的          汝阿niá, nia

他             伊i
他的         伊阿ia

我们         阮uáng
我们的     阮阿uáng-a

你们         恁níng
你们的     恁阿níng-a

他们         伊侬i--nâng,亻因ing
他们的     亻因阿ing-a,伊侬其i--nâng-kâi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講起這個合音詞 ia, 倒使我記起了閩縣話也有一個類似的字音 iák, 意思是''伊的'', 也是只能用於親人, 不能用於物品.  這個字音我無在辭典上看到過.
/iaʔ²¹ uŋ/ iák ung (翁)
/iaʔ²¹ tia/ iák dia (爹)
/iaʔ²⁴ so/ iák sō̤ (嫂)
/iaʔ⁵ tiɛ/ iák diê (弟)
/iaʔ²⁴ nɛ/ iák nā̤ (嬭/媽媽)
/iaʔ²¹ lauŋ⁵³ ma/ iák lâu-mā (老媽/老婆)
/iaʔ²¹ touŋ⁵⁵ muo/ iák dòng-buo (丈夫)
/iaʔ²¹ sa⁵³ ɑu/ iák sa-hô (師父)

我一直不確定這個字音到底讀什麼聲調, 因為按變調規則來反推的話, 這個字音可以是賞聲, 也可以是上入調. 從上面的例子來看, 似乎是上入調. 但是福州語又有逆向促化的現象, 後字聲母不類化, 前字的韻就自動促化.

以上入調來看, 潮州, 福安的 ia 就似乎和福州的 iak 難以有同源的關係... 如果是賞聲, 或'伊阿' 的合音的話, 兩個上平調怎麼會合出一個賞聲的字?

呣過, 我還是因為 iák 就是 ''伊阿'' 的合音, 雖然它的聲調讓我疑惑.

這樣, iák 既然是 ''伊阿'' 的合音, 並且因為某種原因造成這個合音字聲調發生變化. 那麼, 閩縣話原先就有用''阿'', 只是後來 ''阿'' 變成 ''依''了, 而''伊阿''的合音字則以詞的形式存留下來.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回復 #29 Nguang 的帖子

嬭——这个字有看样子有一定的来头,我查了一下汉典:
【博雅】母也。楚人呼母曰嬭。
应该是来源于古楚语。
ʔ  ħ  ç  β  θ  ʃ ʒ         |       ø  œ  ɔ  ɛ  ɪ ʊ     |     æ  ə  ɑ  ɯ|
阴平1边  阳平2便(~宜    阴上3丙 阴去5变 阳去6辨  阴入7鳖 阳入8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