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聲旁的字

在閩縣話
攝, 懾, 聶, 讘, 躡 囁 都讀 niek,
鑷 卻讀為 ngiek
說來也怪, 傳教士辭典上, 鑷還是記為 niek, 不過現在閩縣話都轉讀為 ngiek 了
至於 攝, 現代人會讀為 siek, 但是傳教士辭典上並無 siek 這個讀音, 應該是受華語影響產生的符合反切的讀音.
今日也查了泉音字彙, 居然攝, 懾, 也有 liap 的讀法.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腳跟不著地的「躡足而行」,三鄉話說「nai212  nai212  ai33  geaa35」,我想這個 「nai212」字可能就是「躡」字音的化。

[ 本帖最後由 tpyao 於 2011-9-16 06:31 編輯 ]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是的,"躡"閩南話正是nih,
------------------

不過回到主題,
我不同意嚴修鴻的說法(他的說法我好像好少有同意的),
因為"攝"的上古音就是neeb(鄭張)或ŋ-leeb(潘),
更早期學者的構擬也全是n聲母,

若說讀半邊沒理由不只客家還包括閩東、閩南都讀半邊,
甚至粵語都有nip6的唸法,

所以我看是走向中古時南方漢語走另一個發展方向而已,
跟那個"艦、濫"問題一樣,
後來中古北語覆蓋下來了另一個s聲母(書涉切)層次罷了,
(但中古期一樣有收奴協切的唸法)
----------------

另外,台灣話"攝像"多唸做hip-siong3,
這hip有無可能其實也是"攝"?

"葉"也是書母,閩南話白讀就是hioh8,直接由上古音hljeb演變而來,
表示悶熱的hip,也被認為本字是書母的"歙"(上古音qhjob)

[ 本帖最後由 Lim 於 2011-9-16 02:53 編輯 ]
其實類似的例子也有'甄', 閩粵不少地區都讀零聲母.
若講是讀半邊字做成的, 那不可能涉及這麼多的地區.

今天看了秋谷的閩北語那本書, 裡邊政和也是讀 nie, 他在下腳註了諾叶切

我再去看漢典, 確實有 n-聲母的反切
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並音敜。亦持也。一曰安也,靜謐貌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原帖由 Lim 於 2011-9-16 02:40 發表
是的,"躡"閩南話正是nih,
------------------

不過回到主題,
我不同意嚴修鴻的說法(他的說法我好像好少有同意的),
因為"攝"的上古音就是neeb(鄭張)或ŋ-leeb(潘),
更早期學者的構擬也全是n聲母,

若說讀半邊沒理由不只客 ...
如果认为 hioh 是“叶”,那就跟闽东对不上了。
閩東如何稱呼葉子?
宁德霍童 nyk ((与“蓆石”等字同韵))或 nyʔ 阳入(与“着蓆石药”等字同韵)
福鼎白琳 nio 上声(与“着石药”等字同韵)
寿宁斜滩 nyʔ 阳入(与“着石药”等字同韵)
霞浦长春 nøʔ 阳入(与“着蓆石药”等字同韵)
柘荣富溪 nøʔ 阳入(与“着蓆石药”等字同韵)
福州 nuoʔ 阳入(与“着蓆”等字同韵)
難怪有"箬"這種說法,
不過像"燃"這樣閩南語日母發h的字,在閩南某些地方都會殘存n聲母的唸法,
怎這個葉子完全沒聽過nioh8的唸法?

不過話說回來,葉的上古音hljeb的聲母中的lj也不是沒有可能變成n,
閩南保留h、閩東l->n也有可能,
反倒箬的上古音njag,很難解釋閩南為什麼走向h
(但"燃"也是nj-就是了,雖說閩南語的hiaN5也不絕對是燃)
--------------

有否比較好用的閩東語線上辭典能推薦推薦?
看到你喜欢怀疑成说。。。

没见过闽东线上辞典,我是照着秋谷裕幸《闽东区福宁片四县市方言音韵研究》抄的。